第八百三十三章 義利之辨-《寒門崛起》
第(1/3)頁
“呵呵,子厚你若是手頭緊張,可以與我們說嘛。我們同僚一場,肯定是能幫就幫的。你何必去沾染那等銅臭味,平白讓人看了笑話。”
朱平安才進無逸殿,一位平時沒怎么打過交道的中年官員,此刻很是熱情的走上前來,拍了拍朱平安的肩膀,呵呵了一聲,一臉笑瞇瞇的對朱平安說道。
貌似熱情與好心。
對,只能用“貌似”這個詞了。
演技不在線,全程不走心。
話說,你臉上的輕視就不能掩飾點,還有剛剛的呵呵聲,嘲笑意味也太足了吧……
此時此情此景,我有一句mmp不知當講不當講。
朱平安抬頭看了這人一眼,扯了扯嘴角,心里面腹誹了一句,面上卻是微微一笑,“多謝這位大人關心,不知大人說的可是朱記快餐之事?”
“嗯,正是此事。”中年官員點了點頭。
“我倒覺得沒什么。”朱平安毫不在意的聳了聳肩,一臉坦然,“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嘛”。
“沒什么?子厚不知義利之辨乎?”中年官員聞言,忍不住搖頭失聲笑了,仿佛聽到了天大的笑話似的。
義利之辨,朱平安當然知道。
義利之辨是儒家思想的一個基本論點,是說人們應該追求義還是利的問題。
孔圣人一句“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奠定了基本論調;孟子的“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厭”,更進一步闡述了唯義論;荀子的“為事利,爭貨財,唯利之見,是賈盜之勇也”,更是徹底把商打入了地底。
以上這些就是儒家思想的主流意識形態,重義而賤商,也就是“所謂末者,工商也”。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故士農工商,商在最末。”中年官員侃侃而談。
“非也。古有四民,曰士,曰農,日工,曰商。士勤于學業,則可以取爵祿;農勤于田畝,則可以聚稼稽;工勤于技藝,則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貿易,則可以積財貨。此四者,皆百姓之本業,自生民以來,未有能易之者也,不分貴賤先后。”朱平安微微搖了搖頭,提出了與這個時代主流觀念不同的觀點。
這就是時代的差別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库尔勒市|
白朗县|
介休市|
定日县|
金乡县|
通州区|
日照市|
疏附县|
磴口县|
盐亭县|
台中县|
章丘市|
彭阳县|
邮箱|
洪泽县|
错那县|
唐山市|
通榆县|
湖口县|
康定县|
澳门|
青川县|
阜南县|
尼木县|
民勤县|
巩留县|
石渠县|
鹤山市|
横峰县|
句容市|
河西区|
安多县|
广丰县|
定远县|
南澳县|
利辛县|
霍州市|
吉木乃县|
钟祥市|
左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