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祿東贊之所以敢做出如此承諾,敢對大唐太子提出一個月十萬冊佛經(jīng)的要求,那也是做過深入的市場調(diào)研的。 首先是大唐紙張的價格,其次是油墨的價格,然后是書籍的價格,再經(jīng)過統(tǒng)籌研究,深入分析,最終得出結論。 大唐的書籍價格之所以如此高昂,紙貴是一方面,主要還是受限于印制流程過于繁瑣,僅雕版一項就占用了書商大部分的利潤空間。 再加上大唐剛剛結束與突厥的戰(zhàn)爭沒有多久,國力空虛……。 綜上所講述,祿東贊認為,大唐絕不可能在一個月內(nèi)印制出十萬冊佛經(jīng),就如同吐蕃不可能在一個月內(nèi)武裝起十萬人的軍隊一樣,不是沒有經(jīng)濟實力,而是綜合實力達不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這次的博弈,自己一方穩(wěn)了,否則那些高傲到不行的大唐官員怎么可能一連半個月都沒有出現(xiàn)。 吐蕃副使桑布扎也有同樣的感覺,這些日子鴻臚寺的官員幾乎從未出現(xiàn)過,有什么事情往往也是簡單的派個吏員來通知一聲,不像以前那么‘熱情’。 主官的輕松影響了整個吐蕃使團,所有人都有一個同樣的信念:這回贏定了。 “大相神機妙算,簡簡單單一份契約,便讓那些唐人不敢再我們面前出現(xiàn),厲害,真是太厲害了。” “哈哈哈……,那是當然,如果那些個唐朝官員敢來,我一定要問問他們,佛經(jīng)印了多少,要是十萬冊都印完了,那不再中印十萬,我出雙倍的價錢,哈哈哈……” “切,說什么呢? 那可是十萬冊佛經(jīng)。要我看啊? 唐朝皇帝現(xiàn)在估計正動員所有大唐的讀書人抄書呢吧,你別說? 大唐的讀書人可不少? 要是動員一萬人,一個月時間每人抄十本還是能抄完的。” “傻了吧? 書印好了我們也是要抽查的,字跡不一樣? 就是不合格? 愛賣誰賣誰去,反正咱們是不要。” “哈哈哈……,對,咱們不要? 到時候讓他們抱著十萬冊佛經(jīng)哭去吧。” 外面的議論聲傳入房間? 祿東贊與桑布扎聽在耳中,不禁露出寬容的微笑。 喝著高原上完全可以算得上極品的茶,祿東贊說道:“桑布扎,回頭告訴他們一聲,莫要得意忘形? 我們到底還是在大唐的土地上。” 桑布扎點頭應是,隨后說道:“大相放心? 下面的人心里有數(shù),剛剛那些話都是用吐蕃語說的? 唐人根本聽不懂。” “小心無大錯,大唐有句老話? 叫君不密則失臣? 臣不密則失身? 總之,小心為要。”祿東贊雖然嘴上這樣說,但心里卻并不認為桑布扎說的有什么錯。 唐人高傲,根本不屑去學習番語,自己這些人就算站在院子里罵皇帝,估計那些唐人聽了,說不定還會笑呵呵的。 桑布扎倒是會做人,見祿東贊干布如此說了,立刻起身去外面吩咐了幾句,很快,外面興奮的討論聲低了下去,漸不可聞。 等到他再回來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在外面有人對他說了什么,坐到祿東贊對面,挑著眉毛說道:“大相,這都半個月了,也不知道書印的怎么樣,你看咱們是不是去問一問?” 祿東贊愣了片刻,多少有些心動。 作為這次博弈的勝利者,如果不去失敗者面前炫耀一下,發(fā)表一下勝利宣言,簡直就像菜里面不放鹽一樣讓人渾身別扭。 可要說炫耀,大唐不是吐谷渾,也不是尼婆羅,萬一惱羞成怒怎么辦? 算了,大不了自己說的含蓄一點,言語上多尊重一下對方好了。 “好吧,那本相一會兒就去問問,到底是一衣帶水的鄰國,沒必要因為幾本書鬧的大家面子上不好看。” “嗯,大相說的對,實在不行,書的事情就算了。” …… 禮部尚書李孝恭這幾天很忙,倒不是忙著書的事情,而是忙著每年二月的春祭。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祭,皇帝陛下竟然破天荒的要求大唐所有三品以上官員、勛貴全部參加,并且每家分配了近十畝的荒地。 不吹不黑的說,李孝恭覺得,除了武勛,幾乎沒人能夠完成這樣的任務,他并不懷疑文官和士族沒有決心和毅力,而是擔心他們的體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