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無所獲的日軍軍官回到了軍艦,向上級作了匯報。 上級收到了電報,一封責問電報發(fā)給了山田。 山田在了解到南洋貨輪上沒有南洋技工時,心里突了一下。 肯定是他們在中間換了船,換船很難,主要是那貨物,只有在港口才行,南洋貨輪曾經(jīng)進過一次港。 想到這,山田給小林發(fā)了電報,告訴小林,南洋貨輪上沒有南洋技工,讓他查清南洋貨輪在港口的情況。 小林接到消息后楞住了,那些技工不見了? 在新加坡是眾目睽睽之下,他們坐船離開的呀。 肯定是在哪個港口調(diào)了包,于是,小林便派人前往南洋貨輪曾經(jīng)停泊過的港口調(diào)查。 六個小時后,小林接到了回報:那批人在港口換乘了一艘荷蘭國籍的貨輪離開了。不知是船上有心還是舊損,船名已經(jīng)看不清楚了。 調(diào)查的人花了十美元,終于在港口調(diào)度室找到了這船的登記表,上面有他的靠岸和離岸時間。 在入港事宜中,寫明了是進港補充淡水。 而登記表上,簽名的是荷蘭文,雖說荷蘭文的字母與英文相同,但是,但荷蘭文中并不使用Q、X、Y這三個字母。 所以一看就知道,這是荷蘭人填寫的船表。 當小林將這個情況告訴了山田時,山田馬上通知了日軍海軍。 于是,三艘日軍軍艦在海上到處搜索掛荷蘭國旗的荷蘭貨輪。 其實,南洋技工們乘坐們不是荷蘭貨輪,而是乘坐美國貨輪。 這是周林與史密斯的計劃:李代桃僵。 美國貨輪有一位大副,曾經(jīng)在荷蘭貨輪上干了幾年,于是他被選中,充當荷蘭貨船的船長。 將船號磨損得看不出來是英文還是荷蘭文后,美國貨輪以補充淡水的理由進駐了港內(nèi)。 出外交涉的事,全部交給了大副(荷蘭船船長)。 果然騙過了港口內(nèi)的所有人,沒有人認出這是一條美國船。 到荷蘭國旗的貨輪離開了海峽,進入到了公海海面上時,已經(jīng)過去了五個小時。 美國船長收回了權利,命令貨輪降荷蘭國旗升美國國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