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埋伏,不用擔心出去就被大軍包圍,然后任憑你什么身法快速也被亂槍打死,那自然是先下去把好處弄到手再說。 曹子夏起身,舒展了下筋骨就要下樓,但,身影還沒動,突然,一股微妙的氣息出現(xiàn)在他的側(cè)邊,曹子夏剛要邁出去的腳步幾乎是下意識的收回。 那股微妙的氣息不是什么殺氣,血腥氣之類玄之又玄的東西,而僅僅是一個武者對于危險的感應。 側(cè)邊有個足以威脅到他的人存在。 側(cè)過頭,側(cè)邊,兩個身影正在緩緩走來。 當先一人是個看上去文質(zhì)彬彬的書生,穿著馬褂,頂著一個陰陽頭,居然也讓曹子夏感覺到一個帥,而在他的身后,落下半個身位則跟著一個頗為精悍的漢子。 這樣兩人,怎么看能給人帶來威脅感覺的都應該是那精悍的漢子,但曹子夏的目光卻是第一時間定格在那書生身上。 這帥氣,溫和,看上去文質(zhì)彬彬的書生卻讓曹子夏生出一種面對王五的感覺。 不,這書生給他的感覺甚至比王五危險。 “在下,譚嗣同……” 在曹子夏看向那書生的時候,后者同時抱拳對著曹子夏一禮。 譚嗣同…… 曹子夏微微一驚,晚清變法有戊戌六君子,但其中最為知名的怕就是此君,其余六君子,連帶著所有變法的人,或者是被動被抓,或者是主動逃走,但唯有此君,明明本來有機會逃走,卻因為想要驚醒世人而留下慷慨赴死。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這句話在后世或許多數(shù)人已經(jīng)只聽過某部電影里改編的那句‘各國變法無有不流血犧牲者,今中國變法,流血犧牲,自我輩始!’卻很少有人知道,原話出自眼前這書生之口。 這是一個愛國者,真正的愛國者,但,這人的行為模式怕是和自己不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