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昆侖真的大變樣了,雷公帶著棍叟,兩人踩著小米平衡車以十五公里的時速在昆侖城的街頭游走著。 昆侖城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昆侖居住的人口在三萬兩千五百七十二人。放在中國的其他地方,這個人口數(shù)量也就是一個鄉(xiāng)鎮(zhèn),而且還是一個人口不算富裕的鄉(xiāng)鎮(zhèn)規(guī)模。 但是昆侖不同,和中國的其他地方相比,昆侖保留了更多更加傳統(tǒng)的東西。比如說建筑,昆侖現(xiàn)在依舊沒有任何高的建筑。 最高的建筑就是昆侖武校的三層教學(xué)樓。昆侖其他地方的建筑都以低矮為主,普遍是一層樓或者是兩層樓。 而且建筑的形式還都是以漢唐風格為主。都屬于那種占地面積很大,看上去非常氣派的建筑。 就算是普通三口之家所住的房子一般也是一個一進的院落。 這種房子的好處是看著氣派,但是壞處就是土地利用率很低。可能空間很大,但是卻只適合一個人居住。 也是因為如此,雖然昆侖只有三萬多的人口,但是山腳的建筑卻非常的多而且大。明明只是個三萬人的小城,但是看上去卻像是一個有著十幾萬人居住一樣。 而且昆侖的道路特別寬,因為雷公不允許在昆侖城內(nèi)有任何排放尾氣的機動車行駛,所以明明有六車道寬的道路上跑的卻都是電動車。 “本來有人說要把這道路從青石板換成瀝青馬路,但是我回絕了。”雷公帶著棍叟穿梭在昆侖城中說道。 “青石板路剛好可以讓武校的學(xué)生們白天練功用。這比瀝青馬路好的多。”雷公所謂的練功棍叟是知道的。 因為青石板路有一個缺陷,那就是磨損的問題。青石板一旦磨損是很難修復(fù)的,而雷公所謂的讓學(xué)生們練功,指的就是讓學(xué)生們想盡辦法把磨損的地方給打磨平整。而這所謂的打磨平整意味著要把整塊石板取出,墊高地基然后抹去整整一層的青石板。 而且昆侖向來是不許學(xué)生用太多工具做這些事情的。一般打磨這種事都是交給修煉了鐵砂掌、大力金剛掌或者是之類武功的同學(xué),讓他們自己用手磨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