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明確了原定襄郡內長城防線、云中之地的鎮守大將后,呂布帶著微笑,環視帳內眾將,看著那一個個堅定地目光,呂布緩緩走向張遼,隨后輕拍張遼的肩膀,道:“文遠,還記得當初你與本侯的賭約嗎?” 張遼果毅的臉龐上,浮現出幾分淡淡的笑容,旋即便低首道:“末將當然記得,若非當初主公的良苦用心,末將不會有今日的成就。” 跟麾下其他武將相比,魏續、張遼是最早跟隨自己的,相比較于魏續與自己的親屬關系,張遼實際上是第一位選擇投效自己的。 如果說在鎮壓黃巾賊亂的過程中,沒有張遼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恐自己想要獲得今日之成就,會增加一些難度。 別看張遼的年齡,在自己麾下眾將中,是比較靠后的存在,但論及能力這方面,那絕對是翹楚般的存在。 年輕氣盛,本該是張遼這個年齡段該有的表現。 但對張遼來說,他平日里為人謙遜,對待有能力的武將,有著很高的尊重,那份穩重遠超一般武將。 不管是平定黃巾賊亂,還是鎮壓羯族之亂,亦或者率部北征,張遼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也正是基于這樣的前提,呂布便想為這位年輕武將的肩膀上,再增添一些重擔,以此換取他更高的成就。 呂布笑著點點頭,道:“好,既然文遠都這般說了,那本侯于你也不客氣。 此番籌建外圍防線體系,本侯決意讓你出任,這度遼將軍駐地的鎮守大將,并譴派曹性為你麾下部將,卻不知文遠是否敢接下此重擔?” 此言一出,在場眾將心中無不一震,讓年輕的張遼,出任鎮守大將一職,由此可見對張遼的信任。 當然對于呂布的決定,在場眾將的心中,并沒有絲毫的嫉妒心理,因為他們的心中,非常清楚張遼的能力。 別看張遼年輕,但領軍出任鎮守大將,那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而作為當事人的張遼,此刻內心深處卻異常激動,這種被無條件信任的感覺,使得張遼生出士為知己者死的想法。 努力平復自己的情緒,張遼沖呂布插手一禮,鄭重道:“末將愿接下此重擔,為主公掃平一切隱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