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自見到呂布以后,盧植這心里面,就多了幾分喜意。 雖說呂布出身邊塞之地,而且真要是較起真來,呂布他甚至連寒門庶族的資格都夠不上。 但是對盧植這樣的大儒來說,其從不以所謂的出身論一切。 畢竟真要是論起來,盧植在年輕的時候,也不過就是一寒門罷了,并且還是家境非常貧寒的那種。 只不過后來因為一些機(jī)遇,使得盧植得以脫離這樣的出身論,再加上自身才能在這里擺著,漸漸的也就有了今日名滿漢室的大儒盧植。 “今日我等既然有緣,何不去老夫那草廬一聚?”看著呂布、曹操、孫堅三人,盧植面露微笑的邀請道,“卻不知奉先、孟德、文臺,心中是否愿與老夫一敘?” 呂布、曹操、孫堅相視一眼后,當(dāng)下一禮道:“如此便叨擾子干公了。” 雖不知盧植為何要邀請他們,但既然情況已經(jīng)出現(xiàn),那么豈有不去之理? 說實話,呂布這心中還真想會一會,盧植這位漢室大儒,能教導(dǎo)出公孫瓚、劉備這等亂世諸侯,亦培養(yǎng)出大量的人才,由此可見盧植之能。 師從太尉陳球、大儒馬融等,為鄭玄、管寧、華歆的同門師兄,更與一代大儒蔡邕為好友,單單是這樣的人脈,那豈是尋常人所能做到的? 在漢末這個士族當(dāng)?shù)赖臅r代,似盧植這樣的大儒,往往就能左右天下言論,與之結(jié)下善緣,似乎并非是件壞事。 帶著這樣一種思緒,呂布一行便來到了盧植所言的草廬,其地在雒陽城一處僻靜之地,簡陋的環(huán)境,似乎跟盧植這樣的身份有些不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