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更讓我納悶的是,居然還牽扯出什么痞說歷史的話題,我看了那些評論都覺得臉紅,我明明寫的是一部歷史相聲,可是偏偏卻有那么多人要上綱上線,這個評判我這個歷史不能這么些,那個說這是歷史大作,我擔不起啊,真的擔不起。” “細心的人應該能注意到,我在《明朝那些事兒》里面,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猜測,而不是考證。” “因為我知道,自己的知識量有限,閱讀量有限,參考文獻也不多,不可能像史書那么嚴謹,至于個人主觀臆斷,作為一部小說的作者,我當然會有自己的想法,可是這本是一部博得大家一樂,順便推廣一下評書這門技藝,順帶著賺點錢的消遣的作品,竟然會被這樣那樣的解讀。” “所以,在這里,我要鄭重澄清一點《明朝那些事兒》你們可以當是是評書話本,是歷史相聲,是歷史類演義小說,但是請不要將其拔高到歷史著作的高度,我承受不起,《明朝那些事兒》也承受不起。” “還有,馮教授,宋教授,你們想要評判‘痞說歷史’是否對路子,請不要用《明朝那些事兒》做例子,因為《明朝那些事兒》本身就只是屬于“札記”一類的,供大家茶余飯后消遣的作品。” “它開創(chuàng)不了‘痞說歷史’,也擔不起‘痞說歷史’引領(lǐng)者。” “我本人只是一個歌手,一個評書人,或者還是一個作家,但是絕對不是什么治史者。” “還有,喜歡《明朝那些事兒》的朋友,大家看看就好,不要說什么我這個作者是擁有深厚的明史功底和嚴謹?shù)膶W術(shù)研究,過分的抬舉那是捧殺啊諸位,拜托了,咱們聽書就聽書,覺得好,你們就捧個場,覺得不好可以不聽,千萬不要這樣,上綱上線的,沒意思。” 宋德懵了,馮之遠懵了,于凡也懵了,現(xiàn)場的觀眾一個個也是懵了。 是啊,人家本來就是說了,直播說評書,從來沒有說這是在治史,將一部評書話本,當成是正史,也是大家一廂情愿,人家作者根本沒這么想。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