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能理解呂不韋的,或許只有趙括,他與呂不韋一樣,忙碌了大半生,到如今,只剩下這具疲倦而年邁的身體,就好像一臺腐朽的機器,在顫抖的運轉著,發出劇烈的難聽的噪音...他們總是能感覺到疲憊,發自內心的疲憊,無論是在作什么,睡著或者清醒著,那種疲憊卻無法擺脫。 加上年輕時所拼命而造成的病痛,死亡有些時候就成了很好的解脫。 趙括深有體會的說道:“我知道...我年輕時中箭,受傷的地方,如今都開始發作了...疼啊,當初不以為然,沒有想到,我年紀大了,它們才開始來欺負我...”,趙括拉開衣袖,給呂不韋看了看自己的兩個胳膊,呂不韋眼里有些憐憫,真的是憐憫,他的身體雖然也不好,可是他身上的傷痕絕對沒有趙括那么多。 趙括身經百戰,傷痕累累,而在這些痛苦全部爆發的時候,趙括所承受的病痛是呂不韋所無法忍受的。這也是武將的通病,年輕時在戰場廝殺,不顧任何傷痕,可是當年紀大了之后,這些傷痕就成為了催命符,成為了折磨他們的魔鬼...后來那些看似瘦弱的文官總是活得比武將久,而從年輕時一直廝殺到晚年的老將軍是少之又少。 大部分的老將軍,都是大器晚成,年少時沒有經歷太多的傷痛。當然,也不缺乏一些從年輕時期一直莽到年老時期的將軍。 有一位渾身是傷的趙括作為對比,呂不韋的心情似乎也沒有那么沉重了,比起趙括,他還是很幸運的,趙括就平靜的給他說著自己這些時日里所遭受的,身上的每一處傷口,都有一個故事,而這些故事的背后,就是一個年邁痛苦的在夜里掙扎的身影。趙括從不愿意將自己的痛苦展現出來,此刻他說出來也絕對不是為了得到呂不韋的同情,他只是用另外一個方式來安慰呂不韋而已。 “年輕時候,我一直都想要成為一個圣人...到了如今,我卻已經放棄了...荀子曾說,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圣人...可是我奮斗了很久,也沒有能當上...現在,我已經不想那些事情了,想做的事情已經做完了,想寫的書籍也寫好了...”,呂不韋說著,臉上也沒有太多的失望。 他已經徹底的放下了自己的執念,不再去想成為圣人,將心思放在了自己從前做的那些事情上,放在了自己的書籍上,從前他做這些,只是為了通過這些成為理想中的圣人,而如今,只是單純的興趣而已。 趙括大笑了起來,他搖著頭,說道:“其實您早就完成了自己的志向,只是您沒有發現而已。” 呂不韋一愣,看著面前的趙括,呆滯了片刻,忽然也笑了起來。 這一年的寒冬,一如往常的寒冷,呂不韋的確沒有說謊,在這一年的寒冬,呂不韋離開了人世。他走的很平靜,他在床榻上安靜的睡著,就沒有再起來,當家臣來叫醒他的時候,方才發現他已經離開。呂不韋的逝世,讓很多人落淚,很多人前來送喪,表示自己對這位秦相的尊重,趙括當然也來了,只是,他并沒有哭泣。 他還記得那天呂不韋所給他說的。 這,只是一種解脫而已。 ps:我這身體真的是有些扛不住了,胸口疼的厲害,寫完這本書后,得好好治上一段時間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