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兩人都是不斷的吩咐馭者加快速度,各自懷著自己的使命,在經歷了一段漫長的路程之后,一前一后的來到了尹氏城。 風塵仆仆的鄭朱老頭剛剛下了馬車,就看到遠處有一人朝著自己跑了過來,他低著頭,小步的朝前跑,這是只有迎接比自己尊貴的人時才會擺出來的姿勢,鄭朱大驚,手足無措,還沒有反應過來,那人就已經來到了他的面前,一旁的蒙武瞪大了雙眼,他比鄭朱還要驚訝,他何時見過應侯這般模樣? “雎聽聞,趙國有賢才鄭朱,他是一個樂善好施,舉止高雅的賢人,就是趙王見到他也會從馬車上走下來,大臣們見到他則會停下腳步來行禮,雎只是一個沒有什么才能的中人,今天看到您,只能用這樣的姿態來拜見您。”,范雎俯身說道,鄭朱這才明白了自己面前的是何人。 “朱不敢受您這樣的大禮,您是天下有名的賢臣,秦王很是寵愛您,天下士人無不敬佩您,朱又怎么敢受您的禮呢?請您不要再這樣羞辱我了。”,鄭朱急忙回道,范雎笑了笑,上前拉住鄭朱的手,對周圍的人說道:“秦國與趙國本是兄弟一樣的國家,都是馮亭這樣的小人從中作梗,讓秦趙交惡,我覺得這樣的戰事可以結束了!” 蒙武渾身一顫,急忙開口說道:“可是...” “住口!”,范雎毫不客氣的痛斥道,蒙武無奈的低下了頭,沒有再說什么。 范雎這才拉著鄭朱朝著城池大門走去,鄭朱此刻已是激動的難以言語,跟著范雎進了城池,道路上的人看到鄭朱也是非常的恭敬,范雎又親自設宴款待他,在宴席上,也沒有人敢羞辱鄭朱,都是在恭迎附和,范雎更是拉著他的手,再次說道:“秦國與趙國是同姓兄弟之國,韓,魏才是外人,兄弟不將戈矛對準外人,卻對準自己?天下是沒有這樣的事情的。您覺得呢?” 鄭朱點著頭,激動的說道:“您說的很有道理,秦國與趙國是不該打仗的。” 等宴席結束之后,范雎甚至帶著鄭朱進了自己的室,兩人秉燭夜談。 鄭朱非常的高興。 他激動的熱淚盈眶,坐在室內,他拉著范雎的手,怎么也止不住那淚水,他說道:“我來的時候很擔心,沒有辦法促成趙秦合議,趙國已經發動了四次的青壯,國內見不到蓄著胡須的年輕人,這可是農耕的季節啊,我沒有想到,應侯您是這樣高尚的人,我很感謝您的款待。” “我希望趙國與秦國不要再打仗了,我的兒子茄,擔任趙國的裨將,他被秦人殺死了,可是我并不怨恨,他是為國家死的,但是我很傷心,我只有這么一個兒子,我希望戰事能早點結束,不然會有更多趙人,秦人的兒子死在戰場上啊。”,鄭朱擦拭著眼淚,連連嗚咽。 范雎看著他,卻有些說不出話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