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烙衡慮這一日正好拿了一刀紙回來。 他將紙放在沈清辭的面前,“看看這紙與之前的有何區別?” 沈清辭將紙拿了過來,搓了搓,再是折了一折,最后才是放自己的鼻子底下。 有些新鮮竹子的味道,紙張也是比之從前要薄了不少,而且好似也是要白了一些。 她站了起來,拿出另一疊紙張,這些都是她用廢了的,上面寫的都是那些香方,每日便會寫上一些,到是用了不少。 當然她現在要的,可不是上面寫的什么,而是紙張。 這世間,有些東西,只有對比過后才能知道優劣。 若是單看的話,她感覺以前大周的紙張不算是太差,可是同現在她手中拿著的這一刀相比,優劣便已是出來,而且明顯的,用著肉眼便可以分辨的出來。 兩種紙放在一起,一黃一白,十分的明顯,一厚一薄,也是肉眼可見。 她雖然不會造紙,可是卻也是知道,若是紙張薄了,對于日后的書籍而言,會更輕更薄,也更易保存一些。 尤其是這種竹香氣,到是令人有些心曠神怡著。 這是北齊的制紙術,烙衡慮也是翻過了手中的這些紙,愛書之人,自然對于紙張,有著一種莫名的喜歡的與親近。 我們大周的制紙術,是幾國當中最為落后的,而北齊的最好,北齊制出來的紙,如絲般輕薄,不過,這些他們斷然不會拿出,只是傳于我們這些基本的制紙技術。 “果真小氣,”想的還真是周道啊,人家都說教會了徒弟,便有可能餓死了師傅,所以,他們自然是不會教,而在以往之時。 他們想要找好一點的紙張,就只能用銀子去買北齊的東西。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