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瓶頸困境-《超維科技紀元》
第(1/3)頁
集群式探測器,在突破25億倍時間流速區后。
隨著時間一點點過去,測試場地的控制中心內,接收到這批集群式探測器,大量反饋信息。
集群式探測器,剛剛跨越29萬倍流速區,其中三臺探測器的一部分子體,果然被高流速時間侵蝕到。
隨時關注著這件事的何烈俠,通過投影到方式,出現在控制中心內,看到不斷失聯的信號。
控制中心負責人,看了看數據:“何研究員,按照目前時間侵蝕的概率,這個型號的集群式探測器,最多科可以突破60億倍區。”
“預料之中的事情。”何烈俠對此一清二楚。
集群式探測器的優點和缺點,都非常明顯。
優點就是工藝簡單,可以通過犧牲數量,換取探測器的推進深度。
缺點則是存在極限,這個一旦到了某個極限,想繼續突破,需要增加的數量,可能是幾何倍的暴漲。
目前的集群式探測器,單臺集合了8.5萬臺子體。
根據超時空超算的模擬計算,該型號的探測器,前進到60億倍流速區,幾乎就是極限了。
如果還想繼續前進,每增加100萬倍流速,需要的子體數量,需要翻倍增加,才可能有幸存子體,抵達下一個流速區域。
這個情況,幾乎是造成了難以想象的工程難題。
如果增加十幾二十倍子體,那新人類還可以做到,問題是每提升100萬倍流速,子體規模就需要翻倍。
嘆息之墻的中心層,時間流速高達上百億倍,這并不是一個小數目,按照這個遞增規律,到83.6億倍流速區,就算是將整個法空時空域的物質,都用于打造探測器,都不足以通過這個界限。
顯然此路不通。
兩百多年后,這一批探測器中,走得最遠的一臺探測器,抵達了60.34億倍流速區。
收集到測試數據,何烈俠和一眾研究員,試圖改進集群式探測器,只是難度非常大。
陷入發展瓶頸期,而這個大環境下,只能在已發明的科技上,進行深入的開發。
科技的發展,往往是環環相扣的,一個科技的跨越式發展,通常可以帶動一系列相關科技的進步。
而現階段沒有出現跨越式的科技,自然影響到整體科技的發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南县|
中方县|
岱山县|
株洲市|
河北省|
东方市|
海林市|
光山县|
镇安县|
靖宇县|
青州市|
合江县|
荣昌县|
内江市|
陇川县|
蓝田县|
丹江口市|
平武县|
远安县|
阿瓦提县|
西丰县|
宜黄县|
夹江县|
登封市|
定襄县|
临猗县|
横山县|
彭州市|
霍州市|
什邡市|
杭州市|
息烽县|
黄浦区|
同德县|
吉水县|
洛川县|
上犹县|
安庆市|
宝坻区|
烟台市|
武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