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防御模型-《超維科技紀元》
第(2/3)頁
軟流層深度在50~250公里之間,可以歸屬于上地幔的一部分,是巖漿的生成地,也是一個放射性元素高度集中的地層。
高度集中的放射性元素釋放了能量,放射性能量加熱了硅鎂鋁氧化合物形成巖漿。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不少然大理石的放射性嚴重超標,另外巖漿也是非常多金屬礦床形成的原因,特別是那些放射性礦物,絕大多數都是被巖漿裹挾上地殼的。
“那大家就按照目前的軟流層上限,開始計算出適合的中微子發射器安裝點。”黃明哲吩咐道。
“沒問題。”
眾人按照自己的專業行動起來。
軟流層距離地面的上限是50公里左右,但是這個數字是一個平均值,地殼之中大洋地殼比較薄,而大陸地殼又比較厚,這些因素都是需要考慮進去的。
地殼平均厚度約17公里,其中大陸地殼厚度較大,平均約為39~41公里。高山、高原地區地殼更厚,最高可達70公里;平原、盆地地殼相對較薄。
大洋地殼則遠比大陸地殼薄,厚度只有幾公里。
青藏高原是藍星地殼最厚的地方,厚達70公里以上;而靠近赤道的大西洋中部海底山谷中地殼只有1.6公里厚;太平洋馬里亞納群島東部深海溝的地殼最薄,是藍星上地殼最薄的地方。
由于中微子發射器布置的位置,肯定是在高山或者高原上面,因此中微子流軌跡切入地殼的最深處,便設定為:大陸地殼方向最深80公里,大洋地殼方向最深30公里。
根據藍星的地面曲率,切入地殼深度,可以計算出面向大陸地殼方向的最大覆蓋距離是1200公里左右,而面向大洋方向的最大覆蓋距離是900公里左右。
當然各個地區是可以因地制夷,畢竟每一個地區的地殼厚度是不一樣的,布置在地面需要考慮的情況還非常多。
比如設置在青藏高原上面的中微子發射器,其最大覆蓋范圍,可以達到半徑2000公里。
而設置在瓊州五指山上的中微子發射器,其覆蓋范圍也可以達到1100公里左右。
之所以實際比計算的覆蓋距離大,主要是山地的海拔高度在加持,比如瓊州五指山的最高峰在1867米,就中微子發射器布置在海拔1200米的位置,自然而然可以提升直接覆蓋距離。
這是面向地面的設置,如果是面向空甚至是外太空,根據黃明哲計算出來高能π中微子衰竭率,最大影響距離可以達到30萬公里附近。
這個范圍已經全面覆蓋了藍星的近地軌道和同步軌道,甚至連一部分月球軌道都會被影響到。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姚安县|
三都|
梅河口市|
怀安县|
富民县|
江源县|
金堂县|
陕西省|
柞水县|
建阳市|
宾阳县|
葵青区|
吴江市|
红安县|
天全县|
谢通门县|
抚顺县|
木兰县|
绥棱县|
双鸭山市|
海盐县|
苍南县|
柳河县|
中山市|
沂水县|
镇江市|
伊金霍洛旗|
阿城市|
澄城县|
南乐县|
和政县|
新安县|
长春市|
札达县|
井冈山市|
徐水县|
济源市|
云林县|
库尔勒市|
夏津县|
洪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