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是,這話聽到別人耳朵里就有些不太高興了。 “喲,癩蛤蟆打呵欠? 好大的口氣......字不知道寫的怎么樣? 這架勢可不小。” “看起來有模有樣的,可別是個繡花枕頭......” “年輕人要懂得謙虛? 不然以后走上社會很容易吃大虧.......” ------ 老藝術家們嘴上不客氣? 但是卻情不自禁的一起站起身朝著那幅字前湊了過去。 然后,一個個的眼睛便直了。 行家一出手? 便知有沒有。 這些書法家有擅長寫行書的,有擅長寫楷書的? 有擅長寫隸書的? 也有擅長寫草書的...... 而且書法之道一通百通,能夠寫好行書的,草書也不會差。能夠寫好楷書的,隸書也足見功底。每個人各有所長? 但是審美的眼光卻是絕不會差的。 “喲? 這小子臨的是王獻之的《中秋帖》.......你別說,還真是有模有樣的。行草相雜,書法古厚。王獻之是以楷法寫草書的典范,在筆畫圓轉處應用楷書「起伏頓挫」之法、「節節換筆」之法,運用得恰到好處? 自然流暢。這幅字里面都有體現......”長發男人看了之后嘖嘖稱奇,第一個出聲贊揚敖夜。 又因為身邊同伴大多都不喜歡敖夜? 且在蘇家時將其抨擊的一無是處,也不好贊美過甚? 免得戳人眼球,顯得自己不太合群。 “連綿回繞? 咸臻神妙。就憑這一手行草? 此子便可為我之師......”扎小辮子的老頭子滿臉亢奮? 一臉激動的說道。 他便是寫草書的,看完之后覺得確實比自己寫得好。 說完之后,想到自己對敖夜的稱呼不太尊重,便對著他拱了拱手,說道:“無意冒犯,實在是.......你這面相太顯嫩了些。” “不礙事。”敖夜擺了擺手,說道:“你也挺顯老的。” “.......” “好啊,這是真好啊。丹崖絕壑,筆勢堅勁。旁采章草,直追「二王」。”大光頭之前對敖夜最是不滿,現在卻稱贊的最是用勁兒。 「丹崖絕壑,筆勢堅勁」是唐韋續在《續書品》之中稱贊書法大家孫過庭的,現在直接被他給戴到了敖夜的頭上。 敖夜聽了之后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畢竟,他和孫過庭不熟...... 更不要臉的是,他說敖夜的這幅字直追「二王」。二王指的是誰?那可是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 “老賈,這太過了吧?”有人出聲反對。“雖然仿的是王獻之的字,但是說直追二王就捧得太高了.....” “我說的是「直追」,又沒說已經超越了?看這氣度筆法,并不比王獻之的那幅《中秋帖》差上什么......”大光頭一臉不耐的說道。 “如此年紀,就算模仿的再像,哪能有王獻之的氣和勢?氣需蓄力,勢需養成......” “莫以年紀論輸贏。二王成名的時候,又能比現在的敖夜長了幾歲?再說,我們這些寫字的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來進行創作的......偶爾跳出來幾個天縱之才,你們就要合著伙兒把人給按下去?” “誰要把他按下去了?我只是說不要夸得太過,那是捧殺,會害了他......” “該是怎樣就是怎樣,寫的好那就是好,寫的狗屁不通那就是狗屁不通......有什么捧殺不捧殺的?寫的明明很好,我們偏說不好,那就是保護?” “我說你這人怎么盡是歪理呢?” “那你給我說個正理.......” “好了好了。大家不要爭了。”蘇文龍看到身邊老友紛紛被敖夜的這幅《中秋帖》征服,心中實在是高興不已。雖然他很相信自己的眼光,很確定自己拜敖夜為師父不是「撞了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