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張若虛所說的,不正是自己的父親教自己的帝皇之術么? 他什么也會? “哎!”看下李承乾,張若虛嘆息了一聲,說道:“好吧,的攤牌了。” “其實,我不是人類,我是犯了錯被謫落人間的先人,這一世,我是來渡劫數的,我要嘗遍人間冷暖,才能夠再回到天上。”張若虛說道。 這個時代已經有了輪回之說了。 佛教的到來,經過了中原文化的柔和,已經開始有了轉世的說法了。 “真……真……”李承乾震驚了,他說道:“這個天下真的有仙人?” “天下無仙人,仙人都在仙宮之中,在白玉京。”張若虛微笑的說道:“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九十二圣君,浮云掛空名。” “忠厚,那這世間可有修仙之徒?” “有,很多。”張若虛微笑的繼續忽悠,說道:“終南山有煉氣士,蜀山有劍修,不過這些人都只是原理塵俗,很少管理凡塵俗世,故而不被人所知道罷了。” “你還去過蜀山?”李承乾眼中露出好奇之色。 “嗯,蜀山之道路難行。”張若虛想了想,然后開始繼續忽悠了起來:“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這首《蜀道難》乃是李白從蜀山出來去賀知章的時候顯示給賀知章看的,賀知章讀罷感嘆不已,認為此詩非凡人所能作,稱李白為“謫仙”, 從此,李白謫仙人的名號開始流傳開來。 “謫仙人,當真是謫仙人也。”李承乾看向張若虛,眼睛都是狂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