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洛冷笑,“先西征,再東征,這是肯定的。這次,忽必烈會利用某某教,以圣戰之名征服歐洲。下一次,估計會以同樣的名義東征。只要他給白人們一些許諾,那些白人會很樂意當雇傭兵。” “所以。”李洛指指西域,“一定要恢復西域,并且拿下波斯高原。拿下波斯高原,就能在東西方博弈中,保持一定優勢。波斯高原是歐亞大陸橋頭堡,歷史上對阻擋羅馬帝國和十字軍東征,都起到過很大作用。” “伊朗高原離北天竺很近。我們到時就以恒北都護府為后勤基地,進攻波斯,奪了波斯高原。” 李洛又指指漠北西部,“還要占領金山(阿爾泰山)山口,封鎖東方大草原和西方草原的聯系。讓蒙古軍隊無法通過阿爾泰山進入漠南漠北。” “另外,還要拿下河中地區,因為河中(烏茲別克)扼守絲綢之路,戰略位置很重要。” 崔秀寧笑道:“那這個西域就比后世更大了,起碼大了兩百萬平方公里。算上漠北和西伯利亞,未來大唐的領土有兩千萬平了。” “計劃中,兩千萬應該有了,不過要加上吐蕃。”李洛道,“想法是好的,可需要打很多仗。這些地方都需要將士們的鮮血來換。所以,要盡量減少損失,打巧一些。” “元廷一旦西遷,我們不光要收復河朔,還要乘機搶占遼東和漠南漠北。” 崔秀寧道:“我明白了,第一步就封住金山的幾個山口,堵住元軍騎兵回漠北的通道。可是金山(阿爾泰山)在漠北西部,距離遙遠,又在草原上,不好辦。” 李洛道:“漢人必須適應草原。草原人能適應中原,為何中原人不能適應草原?都是借口而已。等到草原上的羊毛羊肉變成白花花的銀圓,保管有人注定去適應。” “我們就在金山之東,修建幾個草原小城,再建造大型的羊絨加工和羊肉加工基地,產品可以直接運到河西,通過絲綢之路,一路東銷,一路西銷。漠北的羊絨,可是世界上品質最好的。” “如此一來,金山之東,人氣就會越來越旺,駐軍條件也改善了。只要采用輪換制,就能長期駐守金山,金山,就是大唐的長城!” 崔秀寧很是贊同,“駐軍每兩年輪換一次。金山有一千多里,山口不止一個,起碼需要三萬兵馬長期防守。” 李洛道:“重要的山口,一律修建關隘。用火器配合騎兵守衛,在設置烽火臺。元軍一旦東侵漠北,很快就能傳訊。” 崔秀寧道:“好了,總結一下我們的應對之策。不管元軍在西方輸贏如何,我們只管實施占領波斯高原、河中、金山的計劃。這三地在手,大唐就能高枕無憂。” 李洛坐下來,“現在,就等忽必烈西遷了。” PS:這幾天實在是太過忙碌,也非常不巧。加更時間非常少。但我一定連續加更。蟹蟹大家諒解支持我。錯字都沒有時間修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