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雍道:“我已經安排了。不過不是在腹里和河南。”他指指西邊,“在陜西。此事已經報給了老師。大唐一旦守護關中,就能派上用場,是一步暗棋。” 北秀笑道:“我知道紀律,具體我就不問了。” ………… 李洛不知道中原發生的事,此事他已經到了諸紫島(九州)。 筑紫島已經被改為海西路,總管還是當初李洛任命的少貳信資。 總管府所在,還是在原來的西京大宰府。大宰府之前被李洛改為秀寧城,后來又被元廷改為達賚和托,意思是海洋之城。 李洛輕車熟路,直撲博多灣。唐軍艦隊一到博多海灣,立刻造成了大宰府元軍的極大恐慌。 海西道達魯花赤安察特穆爾,立刻組織元軍和日奸軍在海岸阻止唐軍。 大宰府的元軍只有八千人,日奸軍兩萬,加起來不到三萬人。如何擋得住強悍的唐軍? “轟轟!” 唐軍艦隊抵近海岸,艦炮齊發,頓時轟的岸防堡壘七零八落,成為一堆廢墟。數以千計的元軍和日奸軍,死傷在唐軍凌厲的炮火下。 元軍的士氣被唐軍火炮轟碎,再也無法防守海岸,只能狼狽不堪的撤退,逃往達賚和托(大宰府)。 李洛一聲令下,唐軍就潮水般登陸了。 時隔五年多,李洛再次攻入九州島。 這個男人,又回來了。 八萬唐軍陸師從從容容的在海邊整隊,再從從容容的向達賚和托進發。僅僅半個時辰后,就兵臨城下。 達賚和托中的元廷官吏,頓時如同大難臨頭。他們一邊發動城中青壯守城,一邊派快馬去各州縣調遣兵馬。 其實,整個九州島也就兩萬元軍,三萬日奸軍。就算全部趕來,又如何是唐軍對手? 日國百姓經過元軍五年的殖民統治,雖然硬骨頭被殺光了,可是怎么不痛恨元軍?當然不可能為元軍賣命抵抗唐軍。 以此同時,早就潛伏在民間的特務,大肆宣傳唐軍來解救他們,趕走元寇。很多百姓頓時對唐軍期待起來。 他們當了五六年亡國奴,元寇的殘暴野蠻讓他們吃夠了苦頭,那根本就是奴隸的待遇。 很多土地變成了牧場和蒙古色目貴族的領地莊園。蒙古、色目、漢人、高麗將領,大肆圈占土地,霸占漁場和山林,很多人直接淪為奴隸。 就是沒有淪為奴隸的,也被承包賦稅,橫征暴斂。元寇未來時,他們在北條時宗的統治下日子也不好過,可是現在想起來,北條氏統治時的日子又好多了。 現在就是牛馬,能活著已經不錯了。 農民和奴隸,終究還是不同的。 那么,唐軍來了,總不會比元寇更壞吧? 唐軍剛到,檄文和安民告示就已經遍布全島各地。殖民當局的州縣官吏,派出皂隸去捉拿傳播者,卻如何能捉的到? 元廷在九州島的殖民統治,隨著唐軍登陸,立刻搖搖欲墜。 達賚和托(大宰府)城頭,總管少貳信資看著城下威武雄壯的唐國大軍,以及高高樹立的大纛,目中一片苦澀。 李洛,那個男人,又來了啊。 此人當年還是元廷征日大將軍,幫著元廷鎮壓日國,立了潑天大功。如今卻起兵叛亂一統南方,做了唐國皇帝,又打著為日國復仇的旗號來了。 這算什么事啊。 這人,還有節操么?還能讓人相信么? 回想起和李洛的交往,他悲哀的發現,李洛從始至終都是在欺騙自己,利用自己。 自己自從當了總管,雖然只是傀儡,卻也安逸了幾年。想不到,這種傀儡的安逸也無法享受了。 達魯花赤安察特穆爾冷冷看著城下的敵軍,心中滿是無力感。城中文武官員,都被唐軍的強大氣勢所懾,個個面色蒼白。 如此大軍,如何抵擋啊。城中兩三萬兵馬,又能抵擋幾日? 他回頭看看神色驚慌的官員將領,已經麻木不仁的青壯,哪里不知道守住達賚和托已經很渺茫? 來的人可是李洛! 就這些士氣低迷的殘兵敗將,怎么守? 北方本州島的援軍是無法指望了,國內的援軍更無法指望啊。 “總管官人,你說這么辦?”安察特穆爾問少貳景資,“聽說你是李洛的故人,不會想著開門投降吧?”安察特穆爾用生硬的漢話說道。 少貳信資身子一顫,趕緊說道:“鎮守官人言重了,在下忠于大元,哪有此念?” 安察特穆爾大有警惕的掃了少貳信資一眼,“那就是本官想多了。” 事實上,就是少貳信資想投降也做不到,因為他無法調動一兵一卒,根本沒有兵權。 高麗大將張成俊,也是目光復雜的看著城下。 當年,他還是李洛的部下。是李洛把只是什長的他,一下子提升為千戶,讓他統帥高麗重騎。 是李洛,讓他有機會成為大將。 達魯花赤安察特穆爾是蒙古貴族,他一定不會投降。可是大宰府不可能擋得住李洛,很快就會被攻下。 他可是甚至李洛的能耐。 那么,怎么辦? 和安察特穆爾陪葬? 他的確沾了元廷不少好處。就說現在,他就在海西道(九州島)有好幾個莊園,上千日國農奴。 可是一旦李洛打進來,命都沒了,莊園奴隸再多,又有何用? 要是投降,起碼能保住性命,甚至還有官位。畢竟,他是“大將軍”的部下。 眼下,城內三千高麗兵都是他統帶,奪占城門夠了。 張成俊看著不遠處的安察特穆爾,手慢慢伸向刀柄。他想干掉安察特穆爾,奪占城門,向大將軍獻城。 與高麗大將張成俊想法相同的,還有漢軍大將丁萬全。丁萬全也是當初李洛提拔的將領,手下有五千漢軍。 丁萬全也看著不遠處的安察特穆爾,面露兇很之色。 既然肯定守不住,又沒有援兵,不如向大將軍投降! 此時此刻,李洛端坐馬上,望著城頭,也面露微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