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652節 遷都之議,安南歸唐-《葬元》
第(2/3)頁
如今整個南方,像樣的皇宮有三座,一是剛完工的江陵梁宮,二是保存一直完好的大理皇宮,三是安南越國皇宮。
至于臨安皇宮,被蒙元毀的差不多了。南朝建康(南京)皇宮,早就煙消云散。廣州宋廷皇宮,根本就是一個衙門改建的。
想來想去,也就是江陵最合適。雖然梁宮規模不大,但畢竟按照皇宮規格,花了幾萬人耗時兩年新建的。
而且,江陵據唐國之中,又是沿江大城,對益州,大理,湖廣都有很好的控制,還是戰略要地。暫時以江陵為都,能夠最快的消化湖廣。
還有就是,因為蕭隱出身豪族,所以很講究帝王禮制。他雖然只做了兩年皇帝,可梁宮中的宦官宮女不缺,篩選一下就能直接用。宮中的諸司,也都比較齊備。
“江陵作為臨時都城,倒是可以。”崔秀寧沒有意見,“更有利于控制整個南方,也有利于我們北伐先取關中的戰略。”
沒錯,李洛和文天祥等人定下的北方大略,是先取關中!
元廷在河南江北行省,布置了二十萬重兵。唐軍要是發起渡江之戰,就必須在人口密集的河南江北和元軍大戰。
北方元軍比南方元軍,戰力強的不是一點半點。在平原上和以騎兵為主的元軍主力對抗,可以想象唐軍的傷亡有多大。
就算打贏了,江北的人口損失也難以承認。
先取關中就不同了。
首先元軍主力不在關中。其次是關中人口沒有江北密集。三是關中有潼關等險關,可以隔絕元軍主力。
更重要的是,關中戰略地位太過重要。一旦占領關中,就東可以俯瞰河洛,北可以制衡河東,西可以阻隔西域元軍,南可以控益州,荊襄。同時還能制衡吐蕃。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在長江南岸擺出大舉渡江北伐的姿態為戰略迷惑,然后以雷霆之勢拿下關中,才是最佳戰略。
再拿下日國高麗,就能對元廷三面包圍。一旦發動全面反攻,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將元軍逼出中原,避免長期的拉鋸戰。
“那就這么定了。遷都江陵,在江陵稱帝。等拿下關中,再用俘虜大修長安宮。”李洛做出了決定。
很快,一道震驚朝野的詔書就頒布天下。
四月十五,遷都江陵,以為行在。
臨安百姓固然傷感,就是文武大臣,也想不到遷都江陵。
不過詔書中說,江陵宮室完整,正可利用,不用勞民喪財再修新宮。
大臣們沒人提出反對,卻乘機上書再次勸進。
這一次,不光朝中大臣,就是在外統兵的將領,也都按捺不住的紛紛上書,懇請李洛即皇帝位。
李洛不許,卻命楊序和江鈞統兵攻打蒲甘(緬甸)。
四月十五,臨安百姓揮淚全城,恭送在臨安兩年的圣王李洛西遷江陵。
很多臨安父老跪在車駕之前,挽留李洛。
“圣王啊,臨安形勝,物華天寶,足以為都啊圣王!”這些父老,哭的像個孩子一般。
隨駕西遷的文武大臣,見此都有些唏噓。
自古帝王遷都,百姓痛苦挽留的,能有幾人呢?
李洛很是感動,和崔秀寧親自下車,扶起他們,對這些父老說道:“寡人一去臨安,而終不忘之。臨安百姓,寡人之赤子,必時時牽掛心頭……”
一個年過七旬的父老垂淚道:“大王以恢復漢家天下為己任,草民等不敢阻撓。惟愿大王和王后萬壽金安,早日統一天下,再造盛世啊。”
李洛拉著他的手,“長者之言,寡人不敢忘也。”
老者激動萬分的下拜道:“大王言重了,草民惶恐萬分!”
李洛扶起他,傳令道:“傳寡人旨意,以臨安為南京,位同一州,由朝廷直轄之。”
海東洛寧城已經成為海京,現在臨安又成為南京,大唐已經有兩京了。
“謝圣王!”
“謝圣王隆恩!”
父老們紛紛再次下跪,淚撒塵土。
“起駕!”
“轟轟!”
炮聲轟鳴聲中,數百文武大臣,數萬禁軍,以及宮人侍衛,還有大量的家屬,離開臨安,往西而去。
整個臨安城,到處都是百姓的哭聲。
李洛沒來之前,他們被元廷重稅盤剝,橫征暴斂,視同奴婢,活的既艱難又沒有尊嚴。一個蒙古色目大兵,就能隨心所欲的奪走他們的一起。
可是李洛來了之后,他們的負擔比之前大降,頭也抬起來了,腰也挺得直了。比起趙官家還在的時候,都要好的多。
僅僅兩年,臨安城就恢復了以前的繁華,靠的就是圣王的恩德啊。
現在李洛走了,他們如何不傷心?
好在圣王不會忘記他們,還以臨安為南京,總算讓他們有了安慰。
王后崔秀寧抱著李衍,站在車上回望臨安,看著住了兩年的地方,不禁淚光漣漣。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门市|
甘肃省|
玉屏|
诏安县|
麻栗坡县|
温州市|
嘉禾县|
崇信县|
赤城县|
通道|
长子县|
鸡东县|
铜鼓县|
万载县|
永吉县|
敖汉旗|
哈密市|
同心县|
会泽县|
阳原县|
康定县|
五华县|
忻城县|
治县。|
金门县|
昌宁县|
巴林右旗|
伽师县|
从化市|
扬州市|
大港区|
永顺县|
特克斯县|
宜章县|
合水县|
福鼎市|
咸阳市|
义乌市|
河池市|
司法|
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