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元軍終于確定叛軍來了援軍。古牙海試探著再次發起進攻,頓時遭到猛烈的火器攻擊,損失上千人。 看到關城上高高飄揚的唐字大旗,以及增加了一倍不止的叛軍,元軍將帥們都是臉色難看到極點。 嚴忠濟說道:“古牙海,不能再攻了。武關是很難攻下了。幾個月來,我軍死傷超過七萬!俺的漢軍快死光了。” 另一個蒙古將領也甕聲甕氣的建言:“大帥,還是稟奏大汗,放棄攻打武關吧。” 嚴忠濟見到有人也反對繼續攻打武關,趕緊繼續說道:“俺也會奏請大汗,放棄攻打武關。倘若劍門關也沒有被攻下,那么只有……” 他一指西邊,“走大汗當年繞大理征宋的路線。從吐蕃東北(今青海東南)入松州(今松藩),進四川。繞是繞了些,路也不好走,但不用攻打險關。” 古牙海不以為然的搖搖頭,用馬鞭指指東邊,“還有一條路,從揚州沿江往東,到襄陽,進川,就能渡江了。” 四川江面窄,容易過江的地方很多,叛軍艦隊難以封鎖。他們打武關,也是要到四川渡江的。 嚴忠濟道:“從揚州沿江東來襄陽,大半路程是山。江邊多有高山峻嶺,步兵勉強可過,騎兵太難了。” “南人所謂守江必守淮,其實還是他們水師不夠強,無法像叛軍這樣徹底封鎖長江。宋國守江必守淮,那是因為淮北人口密集,一旦失去就失去大量人口,而且運河連接淮河長江,北國水師可以沿運河直入長江。” 古牙海點點頭,算是認可嚴忠濟的話。南人常說的守江必守淮,說到底還是水師不夠強,需要淮北作為緩沖而已。 所謂守江必守淮,還是信心不足罷了。 可叛軍數萬水師封江鎖海,實力遠超宋國,根本不必守淮。就憑長江北岸的山嶺,從揚州沿江岸西入四川只會更難,還不如繞道吐蕃。 嚴忠濟沒有說錯。古往今來北國征南,無論是曹操,還是羊祜,楊廣,無一例外終究還是依靠水師。從未有水師羸弱而能南征成功者。就算元廷滅宋,那也是在建立水師之后的事。 為何西晉滅吳花了那么久? 因為要造船,訓練水師。 如今元軍水師俱喪,武關和劍門又攻打不下,又不想花幾年時間重建水師,那急切間只能繞道吐蕃了。 “好,那我們就一起上奏大汗,放棄武關。繞道吐蕃!” 古牙海終于放棄了繼續攻打武關的念頭。 無獨有偶的是,四川劍門的唐軍幾天之后同樣得到了支援。 雖然四川在元廷手中,唐軍水師對四川長江的控制很弱,但運輸數千援軍和物資還是能做到的,畢竟劍門距離長江很近。 同樣攻打劍門關數月未克的元軍大將阿罕,在得唐軍來援后,也做出了和古牙海一樣的選擇,恨恨的放棄攻打易守難攻的劍門關。 唐國的兩關危機,暫時解除了。 幾十萬北地元軍,被死死的堵住,一時半會無法南下。 ………… 八月十八,李洛終于率軍東歸,進入江西。 此時,在各地特察局的渲染宣傳下,李洛和唐國之名已經傳遍天下,路人皆知。 就連北方數省,也得知唐公李洛數戰數捷,而南方元軍連接大敗的消息。 李洛的威名,一時間天下無雙,響徹九州。 不光如此,不知道多少傳言突然就冒了出來,數日之間就沸沸揚揚。讖語,預言滿天飛,令人不知真假。 有歌謠說:“五蛟捧一龍,肇基在海東。” 還有讖語說:“李花謝了肖家走。肖家走了李花開。要問李花開多久,前后一共九百年。” 至于李花是什么意思,讀點書的人都是明白的。可肖家是什么意思,很多人想破頭都想不出來。 不過,終究有聰明人,指出肖家并沒有意思,有意思的是“肖家走”。 肖加一個走字,是什么字? 趙啊!(繁體) 那么“肖家走”就是趙家。 嗯,難道是說,李唐亡了,是趙宋,而趙宋亡了,又是李唐? 還有歌謠說:“洛水龍,佳山鳳,龍鳳呈祥天下頌。” 又有什么“元氣盡,洛水清。洛水清了出圣人。” 諸如此類,就連元廷官員也知道了。他們下令嚴查,以妖言惑眾之罪又抓又殺。可越是如此,謠言就傳播的越兇,根本無法制止。 伴隨著李洛大勝的消息,這些流言更是甚囂塵上。尤其是在唐國所在的兩江之地,百姓們更是毫不顧忌的暢談天命在唐,而唐公李洛就是圣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