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張弘范匆匆撤軍,應該是阻止唐軍南下了。 趙良鈐得知消息后,久久無語。 臨安,那是他家舊都啊!現在竟然被李洛所據! “你們說說,倘若朕寫道圣旨,封李洛為贛王,為大宋效力,他可會奉詔?” 趙良鈐沒有底氣的說道。 文武百官面面相覷,也都拿不準。 小朝廷的君臣為何這么天真呢?因為李洛沒有稱王。 打下江浙都沒有稱王,很顯然在顧忌什么啊,難道是心中念著大宋正統? 他們沒有看見李洛的檄文,倘若看見過,也就不會這么天真了。 “官家,臣以為可以一試。就封他為贛王,倘若他接受,就讓他勤王護駕,迎接官家回到臨安,如此一來,大宋故土可傳檄而定啊!”林桂芳說道。 趙良鈐點頭,心情大好的說道:“好,那朕就封李洛為贛王!我大宋可不輕封異姓王,但愿李洛忠心用事,不負朕這道封王恩旨。” 他是實打實的趙宋近支宗室,大宋三百多年江山,早讓他從骨子里認為江山就是他趙家的,大宋就是正統。即便他只剩下一座廣州城,那也是正統。 李洛扶保大宋,效忠自己,那不是天經地義的么? 事實上,不光他這么想,他的臣子們這么想,甚至很多士子百姓,也都這么想。 所以,絕對不是趙良鈐君臣想法天真。假如不是李洛,而是換個人,接受贛王封號,效忠趙宋的可能還是很大的。 漢獻帝都那個樣子了,野心勃勃的曹操不也效力漢室多年,至死還是漢臣? 他趙良鈐起碼還有自己的班底,起碼還有六萬兵馬,還有一座城池吧?不比漢獻帝強得多? 這也是趙良鈐比李洛強的地方了。 李洛處心積慮花了五年時間,才積蓄了十幾萬兵馬。可是趙良鈐根本沒做什么,就有大把的反元義士來投靠。他一起兵,剛開始真的是應者云集,大宋的旗幟一打,要錢給錢,要人出人,就是漢奸軍,也有不少易幟歸宋。 這就是三百多年王朝的號召力。畢竟,趙宋滅亡還不到十年啊,民心真的思宋。絕大多數人,都習慣了宋朝的統治,覺得趙官家再坐天下,天經地義。 ………… 張弘范來到韶關,登高遠望,嘆氣道:“江右沃土,竟為李洛所據。” 張弘范撤圍廣州,北上韶關的消息,幾天后就李洛就知道了。 “此人,不好對付!”李洛對許夫人說道,“他竟然舍得放棄廣州,趕到韶關和梅嶺布防!這樣一來,我軍就要改變計劃了。” 張弘范沒有猜錯,李洛的確是打算調集兵馬南下,在廣州城下滅掉他。 因為李洛收到情報,元廷的土司蠻兵,云南軍,甚至安南元軍,都開始調動了。 敵人太多了。 他不得不改變主意,先救趙宋一把,別讓這桿旗幟倒的太早。 李洛的打算是,先滅張弘范,將廣東路丟給趙宋,讓趙宋適當恢復實力,吸引云南行省和安南元軍的火力。 然后,唐軍再集中力量滅掉忽都帖木兒的湖廣元軍主力。最后再對付云南,四川,安南等地的元軍。 自從他進入江西,他就不可能再把江浙當戰場,而是干脆把戰場推到江浙之外,主動出擊,各個殲滅。 所以,這段時間李洛從江浙又調了五萬兵馬,使得江西的唐軍老兵達到十二萬多人,就連文天祥,也調了過來。而偌大的江浙,只有四萬老兵了。 可是張弘范竟然不給機會,甚至不和唐軍決戰,而是據守梅嶺韶關。 很明顯,他是在等忽都帖木兒消滅蕭隱之后,前來會剿。 這就是名將的可怕之處。哪怕手里本錢豐厚,可仍然該謹慎時唯謹慎,絕不貪功冒進。 他明明有十幾萬大軍,完全能和李洛決戰,可卻“虛心”的選擇了防守。這樣的敵人,比完哲都更難對付。 陳淑楨道:“張弘范十幾萬大軍據守梅嶺韶關,我唐大軍很難有機可乘。但又不能撤軍,不然張弘范就會出韶關,直入贛州!他這一招,看似簡單,卻著實不好破解。” 李洛站起來看著地圖,“贛州清鄉還未完成,新兵還在招募,強敵在側,豪強未亡,寡人的大軍不能撤。但也不能這么和張弘范消耗功夫。” “張弘范有騎兵兩萬,漢軍九萬,土司蠻兵兩萬,整整十三萬大軍!如此多的兵馬,卻甘心防守。湖廣元軍還有十五六萬。倘若兩軍合流,近三十萬大軍,我軍就不好打了。” “所以,要先解決張弘范,在忽都帖木兒趕來之前,滅了這支元軍。我軍如今在韶關之北,聚集了十萬兵馬,這支兵馬不動,就和張弘范對峙。然后…” 文天祥笑道:“君上此策,也是微臣心中所想。如今江浙新軍訓練已有兩月,可堪一戰了,百姓又都踴躍擁護我唐,完全可以用新兵駐防各地,四萬老兵,就可以全部抽調,此策,可行!” 李洛眼睛亮晶晶的,用折扇一點福建,“還有這步棋,埋了這么久,這次該動了。” 陳淑楨嫣然笑道:“君上出手,果然不同凡俗。這一次,張弘范……” 文天祥突然想到了什么,“君上,今日已是七月初一,可君上定的七月初九稱王大典。如今還要照常么?” 李洛搖頭:“推遲吧,計劃不如變化,七月初九必定還在打仗。等打完這一仗,寡人再稱王不遲。” 當天,一道密信就出了江西,直往臨安。 崔秀寧接到李洛的密信,打開看完,就找出地圖,手指不由點到福建。 “這里,就是此戰關鍵。埋伏的那把刀,該出鞘了。”崔秀寧又找出一本資料,翻出幾個名字。然后令顏嬋叫來李織。 “老師。”李織進來,“請老師示下。” 崔秀寧道:“福建的那把刀,能隨時出鞘么?有沒有意外的可能?” 李織回答:“老師放心,萬無一失。” 崔秀寧點點道:“好,那就按計劃執行吧。” “諾!”李織領命而出。 崔秀寧坐下來支頤思索半響,一邊拿出筆在紙上寫寫畫畫很久,又連夜下達兩道密令。 日益可怕的特察局,立刻為接下來的戰爭全力運轉起來。 而此時身在贛州(江西行省)的李洛,卻接到一份“圣旨”! ps:今晚就到這了,朋友們晚安啦,求訂閱,票票。蟹蟹支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