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洛下令清點傷亡,聞報后也有些心疼。 一萬七千女真契丹騎兵,傷亡了兩千余人,就連光夏,也受傷了。雖然在他的承受范圍內,可這傷亡也不小了。 要知道,最后打白刃戰的蒙古軍只有七千啊。兩個對付一個,還傷亡兩千,足見蒙古兵的頑強兇悍。滅金滅宋不是僥幸啊。 這還是白刃戰,要是打騎射戰,唐軍騎兵的傷亡估計要翻番,而且還無法取得全殲七千蒙古輕騎的戰果。 至于陌刀士的傷亡,就微乎其微了,幾乎可以忽略。 長槍手追殺元軍軍奴,也沒有什么傷亡。 但是吳軍,卻傷亡極大。 開戰前有五萬六千吳軍,現在只剩下兩萬五千人,而且幾乎人人帶傷。 吳軍在洪都大捷中非常關鍵,他們消磨了元軍的銳氣,成功的擋住了探馬赤軍,為唐軍實施戰術創造了條件。 沒有對情報的精準把握,沒有吳軍的配合,唐軍就算大敗完哲都七萬大軍,也絕對不會只付出這點代價。 此時,整個戰場再次安靜下來。數里方圓的地面上,到處都是人和馬的尸體,以及殘破的兵器戰旗。 血跡潤澤了這片戰場,強烈的血氣以及內臟的腥臭,充斥了整個空間。不時有受傷的戰馬掙扎著站起,又啾啾哀鳴著倒下。 還有瀕死的傷病,不管是哪個陣營,都在血泊中伸出手,“水,水…” 唐軍和吳軍的傷員,都被雙方妥善安置好。可元軍的傷員,就沒那么好命了。 吳軍將領張會,下令斬殺所有元軍傷員,一一補刀。 洪都南門的城樓上,忽然爆發出驚天動地吶喊,很多人振臂歡呼。 “好!好哇!韃子敗了!” “韃子大敗!” “是江浙的唐軍來援了!” “好了好了!是東邊的唐公來了!” 是洪都城的百姓。他們一直提心吊膽,生怕元軍消滅吳軍后進來屠城。所以不少膽大的,還站在城樓上觀戰。 之前看到吳軍即將大敗,他們膽戰心驚,甚至很多人收拾行囊,準備逃出洪都。 現在好了!唐軍一到,韃子大軍立刻大敗,洪都化險為夷啊! 李洛本來就有知名度,起兵之后更是名滿天下,占領江浙也有兩個月了,加上唐軍的討元檄文到處都是,所以洪都百姓也知道唐公李唐乃是漢家豪杰,忍辱負重多年,一朝反元就鬧出好大動靜。 甚至,城中有見識的父老很快商議要犒勞唐師,設宴邀請唐公和諸將。 為何洪都城如此歡迎漢人的軍隊?因為城中擁護元廷的人,早被吳王黃華殺光了。 黃華雖然沒有在江西像李洛那樣清鄉抄家,甚至還刻意籠絡地方大族,但在洪都城,他卻沒有手軟。因為他把洪都當成了吳國京都,不能容忍元廷勢力的存在。 戰場還沒有清理完畢,一身是傷的張會,就帶著幾個吳軍將領,來到李洛大帳,求見李洛。 “末將張會,見過唐公!謝唐國救援之恩!”張會半跪著下拜說道,神色很是恭敬。 其他五位將領,也一起半跪著下拜感謝。 他們不但真心感謝李洛親自領軍救援,也懾服于唐軍的犀利火器和強大戰力。 他們之前還以為李洛不是完哲都對手,如今看來,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完哲都乃是韃子老將,并非無能之輩,麾下三萬鐵騎,更是橫掃江西。然而唐軍一出手,竟然干脆利落的滅掉。 雖說唐軍取了巧,但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本就說明唐軍的厲害。 加上那火器如此犀利,簡直是如虎添翼啊,完哲都敗得到不冤。就算今日唐元公平對決,完哲都也很難打贏。 之前都說李洛是名將,征日滅越,天下很多人不以為然。可張會等人,卻是領教過的。 兩年前,李洛還是福建平章,他們在閩北造反,鎮壓他們的正是李洛。所以,事實上張會等將領都見過李洛。 這樣的統帥,這樣的強軍,這樣的火器,還占據整個江浙,當真不是名存實亡的吳國可比啊。 一時間,張會等人也轉開了心思。 大王已死,子嗣也夭折了,吳國其實已亡啊。 僅剩兩萬多兵馬,沒有強力之人領頭,哪有什么前途?就算唐公不要洪都城,他們又能守多久呢? 只要不傻,就會明白趁機投靠唐公,才是明智之舉。 不過,張會等人雖然有心歸唐,卻不好開口直言,畢竟吳王尸骨未寒就主動投唐,實在是令人齒冷。 李洛很熱情的上前,親自攙扶張會等人起來:“免禮免禮!哎,寡人來遲,以至于吳王被害啊。” 雖然他心里恨黃華打算降元,但此時還是要做出點姿態,收服黃華舊部。 吳軍今天打的很頑強,絕非烏合之眾,只要收服其軍心,就能增加兩萬多精銳,拿來整編一下就能用,太劃算了。 張會道:“唐公高義!吳王地下有知,必然對唐公感佩有加!” 有些話其實不用挑明說了,總要為死者諱吧,難道還能說黃華活該,投元請降不成,反而自尋死路? 正在這時,忽然光夏進來稟報道:“啟稟君上,完哲都已經被擒獲,正在帳外!” 擒獲完哲都了? 唐軍諸將都是面露喜色,就是張會等吳將,也很是高興。 “帶進來!”李洛下令道。 ps:限免結束,求大家訂閱啊,嗚嗚嗚,不然數據就……蟹蟹支持我!各種求!訂閱啊,給個面子哦。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