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長安倉離黃江只有十八里,牛車一個時辰可運一個來回。長安倉配有牛車五千輛,民夫五千人。”陸晟皺眉說道,“這就是最麻煩的,運力太緊張。那可是兩百萬石糧食!” 安南為了便于調(diào)集糧食,將長安倉設(shè)在黃江附近。而黃江直通大安海口,非常利于唐軍將糧食用船運走。 根據(jù)特察局的策劃,先將糧食運到江邊碼頭,再動用平底運輸船運走。但問題是,如何將兩百萬石糧食從長安倉運到黃江碼頭。 常明道:“牛車能拉十石。五千輛牛車,一次能拉五萬石。一個時辰一趟,哪怕牛不休息,也需要四天,的確來不及。” 四天,古禮城的安南君臣,無論如何都知道了。要知道,長安倉離古禮城不過百余里,不要四天,兩天就會有越軍來討伐。 陸晟道:“一天半,必須一天半之內(nèi)搬空長安倉。牛車不夠,就到占婆國內(nèi)搜括一番,起碼要再搞七八千輛,手推車也要,牛要拉車,人也要推車。” 常明點頭:“師兄放心,牛車的事我負責(zé)去辦。十天…七天吧,七天之內(nèi),牛車一定和船一起到黃江碼頭。”他是崔秀寧第三批學(xué)生,畢業(yè)不到兩年,所以叫陸晟師兄。 陸晟拍拍他的肩膀,“好,那就分頭行動。咱們要趕在一個最好的時機。把兄弟們都散出去打探消息,尤其是君上那邊的進展。老師說過,任何行動都要有兩套以上方案,來,咱們再想一個預(yù)案。” 安南君臣萬萬想不到,所謂的大宋援軍,竟然是來偷糧食的賊人。 兩人商量了半天,常明就下了馬車,騎著一匹快馬先行趕往占婆。而陸晟則是不緊不慢的跟在后面。 ………… 正在特務(wù)們行動的時刻,快州城正進行著慘烈的攻城戰(zhàn)。 李洛僅僅修整了一天,就對快州城北門發(fā)起了猛攻。 “咚咚咚咚……”元越雙方的戰(zhàn)鼓聲,響徹云霄,聲動大地。 元軍數(shù)計百計的回回炮車和床弩,排列在快州城下,一陣陣令人牙酸的機括聲中,每一次齊射,就拋出黑壓壓的石塊和弩槍,壓制城頭守軍。 如此密集的遠程攻擊,頓時讓整個城頭陷入腥風(fēng)血雨之中。 元軍高達兩丈的箭車也拼裝起來,三千擅長三石強弓的神射手,站在箭車上,躲在箭車的防護后面,對著城頭射箭。 這就是蒙古軍隊的厲害之處了。能挽三石強弓的神射手,比例高達一成。這三千強弓手,其中就有兩千人是蒙古大兵,其余一千,是從契丹、女真、吐蕃等軍隊中搜集的。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是身材異常高大魁梧,雙臂粗長。 他們站在箭車上射出的破甲重箭,能達到驚人的三百步開外,比一般的制式步弓遠了百步。而且又狠又準(zhǔn),壓制的越軍難以冒頭。 三千人對著城頭遙遙射擊,每人射了十多箭,就能在三百步外殺傷一個越軍。等到他們射了十幾箭累了,竟然造成了三四千越軍傷亡。 陳蔚看到這一幕,心中一片冰冷。元寇的弓箭手真是太可怕了,有他們在,這城哪里能守十天? 幸虧元軍強弓手射了十幾箭就要歇息半天,不然光是三千強弓手,就能讓數(shù)萬越軍無計可施。 陳蔚神色凝重?zé)o比,心中滿是憂慮。 越軍昨晚被蒙古騎兵繞城騎射,傷亡四五千,今天大半天守城戰(zhàn),又傷亡近萬。兩天不到,竟然就這么折損近三成的兵馬啊。 不過,作為攻城方,元軍的傷亡當(dāng)然更大。 越軍畢竟占了城池之利,講武堂的軍官生們,怒吼著督促被元軍弓箭石炮壓得不敢冒頭的越軍士兵守城。 越軍發(fā)射的石炮,床弩,弓箭,同樣如雨般傾瀉而下,讓攻城的元軍步軍傷亡慘重。三里寬的城下,伏尸累累。 短短大半天,元軍就傷亡過萬,不過,大半都是打頭陣的越奸軍。 數(shù)萬越奸軍被逼著在前,一萬漢軍在后壓陣,整整五萬攻堅步兵,抬著云梯和撞木,不要命的往城墻靠近,卻難以接近。越軍在這面城墻布置了大量兵力,每時每刻都傾瀉出大量的羽箭,檑木石塊,甚至炸罐,神火飛鴉,火銃,火炮! 沒錯,就是火器。 歷史上,安南是第二個擁有大量火器的國家。 早在南宋時期,安南李朝就仿制了大量的火器。 當(dāng)然,和元軍一樣,安南的火藥配方并不完美,也不是顆粒火藥,純度又有問題,所以威力并不大。他們的火器,當(dāng)然也是初代火器。比如火炮是花瓶炮和喇叭盞口炮。 可即便如此,近距離的攻擊敵軍,殺傷力也非常可觀了。 “砰砰砰!” “轟轟轟!” “啾—啪!” “啾啾啾!” 硝煙彌漫之中,越軍的各色火器,不要錢的向攻城的元軍發(fā)射彈子,火箭,開花炸罐,轟的攻堅的元軍嗷嗷慘叫,人仰馬翻。 但是,時不時城頭發(fā)出“轟”的一聲,卻是火炮炸膛,或者火銃炸膛,又或者是炸罐提前爆炸。每當(dāng)發(fā)生這種情況,越軍火器兵就不死既傷。 元軍當(dāng)然也攜帶了大量的火器,只會比越軍更多。但問題是,元軍連日行軍在陰雨連綿的天氣,火藥根本無法干燥儲存,所以難以使用。 而越軍待在城里,卻有干燥保存的條件。 吐蕃將領(lǐng)瑪巴朗結(jié)對李洛用吐蕃語說道:“大將軍,這么硬攻,只怕攻下快州,我軍也要死傷五六萬啊。” 其他將領(lǐng)也有點擔(dān)憂。這傷亡也太大了點,就算主要死傷的是越奸軍,那也死不起啊。 大將軍說東門可能會有內(nèi)應(yīng),一萬蒙古鐵騎和一萬土司蠻兵,已經(jīng)移動到東北角,隨時準(zhǔn)備從東城進入。可到現(xiàn)在,并沒有動靜。 李洛漠然點點頭,為何要不計血本的猛烈攻城?就是要給東城準(zhǔn)備投降的陳鍵創(chuàng)造機會。 哼,倘若陳鍵沒有順利打開東城門,他就剝了陳鍵的皮。這大半天,他已經(jīng)折損一萬兩千兵馬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