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21、422節(jié) 大人虎變,君子豹變-《葬元》


    第(1/3)頁

    投降的越軍被收繳盔甲兵器,再也不具備威脅。李洛下令暫時將一萬五千越軍戰(zhàn)俘分散編入輔兵營當輔兵。

    等到過一段時間,再將他們組建為越奸偽軍部隊。

    偽軍最大的作用不是打仗,而是瓦解安南斗志,摧毀安南的自信,促使更多的越軍投降。

    憑什么宋軍能當偽軍,漢人能當漢奸,越軍就不能?李洛不信。

    安置好俘虜,李洛就將以吳厄為首的降將召集起來,令他們寫信,大罵陳氏父子,連已經(jīng)死去的陳太祖,陳太宗也要狠狠罵。

    什么竊國之賊啦,同族亂倫啦,昏聵無恥啦,必將生死國滅啦等等。什么話大逆不道,就罵什么話。

    聽到李洛的命令,元軍眾將哄然大笑,而吳厄等降將卻很是為難,遲遲不肯落筆。

    雖然他們當了降將,可內(nèi)心里仍然把自己當成越國臣子,辱罵數(shù)代君父的話,他們真的不敢寫啊。

    李洛的臉頓時沉了下來。

    “怎么?諸位難不成是詐降?既然棄暗投明降我大元,那就該效忠大元皇帝,唾棄悖逆不臣的安南國王。你們不敢寫,是不是居心叵測,意圖反復?嗯?!”

    一聲鼻子里哼出來的“嗯”充滿冷冷的殺意,嚇得吳厄等人一個激靈。

    “不敢不敢!大將軍誤會了,誤會了啊!”吳厄等人哪里還敢猶豫?當下趕緊按照李洛的話,破口大罵陳氏君主,甚至比李洛說的還要過分。

    這些對陳氏而言大逆不道的話一旦寫出來,那就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了。

    幾位降將寫完,按了血手印,李洛看了后笑吟吟的說道:“諸位果然是真心效忠大元,本帥信了。嗯,你們放心就是,只要好好替大元效力,不怕沒有官做,這榮華富貴,也只會更勝往昔。”

    “本帥知道,你們擔心家中妻兒被陳氏處死。可那又如何?說句不通人情的話,只要留的有用之身,還怕沒有妻兒么?”

    吳厄等人的笑容比哭還難看。可事已至此,他們也只能承認李洛說得對。只要保有榮華富貴和身家性命,就算妻兒被殺,大不了再娶再生就是。可要是丟了腦袋,那就萬事皆休。

    李洛內(nèi)心對吳厄等人鄙視之極。吳厄等人為了自己活命,已經(jīng)不顧一切了。

    無論宋末,明末還是抗日時期,都有很多人當漢奸,哪怕家人被連累也在所不惜,就是這樣的無恥敗類。

    把自家性命看的太重的人往往如此。難道活著就是天大的道理么?性命,并不是最重要的。倘若人把性命放在第一位,那與獸類何異?一死而已,就那么難?

    當然,吳厄還不算最無恥的,起碼是為了保命。更無恥的是單純?yōu)榱藰s華富貴主動投靠敵人。

    李洛下令在安邦城修整了兩天,就沿著海岸率軍南下。由于越軍主力不在,元軍猶入無人之境。

    直到此時,元軍主力放棄紅河平地,突然殺到東海路的消息,才傳到天長府古禮城,傳到陳日燏和陳國峻耳中。

    …………

    “什么!元寇主力去了東海路?真是該死!元軍如何知道東海路空虛?難道朝中有人通敵!”陳晃聽到消息,真是又驚又怒。

    事實上,元軍之前兩次征討安南,安南君臣已經(jīng)知道元軍的套路。按理說,元軍不應該放棄紅河平地,畢竟那里是安南京畿重地,不但有京師升龍城和各大城池,還是最富裕的地區(qū)。

    元軍每次南下,必占領(lǐng)升龍城和紅河平地的,也利于騎兵馳騁。

    可這次元軍竟然一反常態(tài)。

    而且,元軍如何得知東海路空虛?東海路都是山地,不利于元軍騎兵施展,倘若不是知道東海路空虛,元軍敢冒險從東海路南下?不怕被越軍利用地形包圍么?

    東海路那種地形,只要事先有十幾萬越軍,元軍就別想占便宜啊。

    很可能是朝中有人和元軍暗通款曲,泄露了大越的兵力布置!

    陳晃說到這里,不由把懷疑的目光盯向了昭國王陳益稷。

    這個五弟,一直主張求和,甚至妄想利用蒙元的勢力奪取皇位,不會就是他吧?

    陳晃很是懷疑。

    這真是他冤枉陳益稷了。陳益稷雖然的確有這些陰暗的心思,但還不至于主動向元軍泄露軍情。

    泄露軍情的,當然是李交這個特務。李交不光搞到了安南的軍事情報,還提供元軍虛假情報誤導了安南。

    只是,李交十天前就離開了安南,隨“宋使”馬宣禮走了。安南君臣還以為李交與胡循等人一起戰(zhàn)死了,為此還給了李交一個謚號,祭奠了一番,甚至還賞賜了李交的安南妾室阮姬。

    倘若陳晃知道李交是個奸細,必定會因為給李交謚號而惱羞成怒,然后處死阮姬。

    “皇兄,臣弟可是大越皇室,太宗親子,如何能做這等事?皇兄可不要多想才是。”陳益稷看到陳晃懷疑猜忌的目光,不得不暗罵著主動澄清。

    陳晃暗自冷哼,心道不是你,你為何如此心虛?此事多半和你脫不了干系。可惜朕沒有證據(jù),不好隨意處置你這個弟弟,否則,哼哼。

    陳晃雖然有心拿這個弟弟是問,但也知道眼下不是處置陳益稷的時候。

    “諸卿,如今來不及調(diào)動昭文王和興道王的大軍了。如何才能阻止元寇主力沿海南下?倘若元寇水陸會師,后續(xù)補給源源不斷,則我大越危矣!”

    太尉陳光啟出列奏道:“太上陛下,阮剻的三萬大軍應該是覆滅了。如今只能調(diào)東海防衛(wèi)大將軍陳國輝的大軍,阻止元寇南下了,一定要將元寇堵在安興!”

    越軍水師覆沒后,陳朝為了防止元軍在東海岸登陸威脅天長府,便調(diào)陳國輝的大軍防守東海岸的南策路、天長路、黃江路、安暹路。這四路都在越中沿海地區(qū),拱衛(wèi)天長府。

    可是,偏偏北邊的東海路,沒有什么兵力防守。

    此時,要阻止元軍沿海南下越中,只能抽調(diào)陳國輝的兵力了。

    同平章事黎文休奏道:“元寇此時應該在安邦城附近,離安興城不到兩百里,肯定是來不及了!如今,只能將元寇擋在白藤江北,阻止他們過江!”

    陳晃感覺眼皮子直跳,黎文休說的沒錯,將元寇擋在安興已經(jīng)來不及了。那只能退而求此次,將元寇擋在白藤江北。

    黎括道:“太上陛下,陳國輝的大軍絕對不能全部用來防守白藤江,也要防守元軍從天長路登陸。”

    陳晃想了想,傳旨道:“令陳國輝抽出五萬兵力防守白藤江,務必守住十日。再調(diào)遣陳日燏和陳國峻大軍出山南下,三面圍堵,將元寇包圍在東海路!”

    “元寇既然敢行此險棋,我大越也敢!東海路不利于元寇騎兵,那就干脆將計就計,在東海路和元寇決戰(zhàn)!”

    陳晃這步棋,也算是高明了。

    既然元寇沿東海路南下,那我就干脆在東海路打一場決戰(zhàn)。反正東海路是山地,元軍騎兵不好施展,越軍兵力又占優(yōu)勢,還懼怕什么?

    …………

    南部叢林中的陳日燏,甚至比陳晃更早一天得到消息。

    身為名將的陳日燏,一眼就洞穿了元軍的戰(zhàn)略目的,南下水陸會師,攻略越中!

    得知這個消息時,陳日燏頓時驚出一身冷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