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418節 千鈞一發…大軍西來-《葬元》
第(1/3)頁
李洛端坐帥位,侃侃而談:“諸位都已知曉,我軍此次要采取囚籠戰策。先南,再西,后北,分割叢林,逐步清剿。只要海路補給不斷,咱們依托東海岸白藤江南北大營,慢慢和越軍耗。”
史弼笑道:“大將軍雖然用的是水磨功夫,但穩扎穩打,步步為營,這囚籠戰策,端的厲害,越軍就算躲在叢林,也最終會被逼出來和我軍決戰。”
李洛微微一笑,“正是如此。越軍兵多不假,可要說到堂堂正正野戰對決,安能是我大元鐵騎對手。這囚籠政策,就是要步步蠶食,依次掃蕩,逼越軍出山匯集,決戰于野!”
沒錯,李洛這計策,就是后世鬼子用過的囚籠政策,非常陰險。
當時,抗日軍民依托太行山脈,神出鬼沒的打擊日寇,給日寇制造了很大麻煩。最后,日寇針對性的制定出囚籠政策。對太行山區的抗日軍民分塊掃蕩。
就是集中兵力,先對某個山區封鎖掃蕩,然后再對付下一個區域,一塊一塊的蠶食,消滅我軍有生力量,壓縮我軍戰略戰術空間。
結果抗日軍民只能主動出擊,調集一百多個團,和日寇決戰。
李洛就是要用這個戰術,對付以叢林為依托的越軍。
而白藤江兩岸的江南江北大營,就是發動囚籠戰術的力量輸送中心,如同兩個巨大的磨盤,將越軍一點點碾碎。
“全軍開拔,先去安邦城,解救黨項殘軍!”
李洛說道,看向一個臉上帶著高原紅的吐蕃將領,用吐蕃語下令:“瑪巴朗結將軍,你率領本部五千吐蕃騎兵,為前鋒,先去安邦城。本帥提大軍隨后趕到。”
瑪巴朗結想不到大將軍竟然會說吐蕃語,立刻心生親近之感,他霍然站起領命道:“甌呀!”
李洛從帥位上的令箭中抽出一支,用紅筆在上面寫道:“令瑪巴朗結為前鋒,先去安邦城,此令。”
然后,李洛將令箭交給擔任行軍錄事的親衛顏隼,顏隼記下李洛的軍令,再將令箭交給瑪巴朗結。
“沒藏出梅,野離朵布!”李洛突然喊道。
兩個身穿親兵裝束的女子從親衛隊伍中出來,“大將軍。”
在軍中,她們沒有稱呼李洛為主人,而是大將軍。
兩人被忽必烈賞賜給李洛后,剛開始還想著逃走,逃到川西黨項遺民建立的小吳國。
可幾個月下來,發現李洛竟然是個難得的好主人。不但沒有把她們當奴隸虐待,衣食上也很是大方,更沒有折辱她們,甚至還撥了官奴伺候她們。
于是,兩人就暫熄了逃走的心思,安心住了下來。
這次出征,李洛告訴她們,有幾千黨項殘兵被困在安邦城,他要去救他們出來。兩女果然中計,她們感動之下,立刻自告奮勇的要求隨軍出征。
此時,眾將已經發現兩人是女子。但誰也沒有大驚小怪。蒙古軍隊出征,很多將帥都會帶著女子。就算不帶,在外面也會搶。
“請大將軍吩咐!”兩女身穿戎裝,看上去很是英姿颯爽。
李洛用吐蕃語對瑪巴朗結說道:“這是大汗賜予本帥的黨項宮女,會說黨項話。此去安邦城,你就帶著她倆,也好雙方通譯。瑪巴朗結將軍,她們可是大汗賜的宮女,你不要讓她們出事。”
瑪巴朗結笑著行禮道:“啦嗦!謝過大將軍,大將軍放心就是。”
李洛又用黨項語對兩女說道:“本帥沒有騙你們吧?本帥一來安南,第一件事就是解救黨項殘軍,這可是看在你們的面上。”
兩女更是感動,野離朵布說道:“謝過主人。等見到李憶將軍,我們一定讓他知道主人的恩情。”
李洛心想,當然要讓李憶知道我的恩情,不然我何必救他?哎,不知道安邦城是否還在堅守,那幾千黨項騎兵是不是還活著,別一副表情最后做給死人看。
“你們先跟著瑪巴朗結將軍,不要任性亂跑。”李洛叮囑道,“本帥晚兩天就到安邦城。”
“遵命。”兩女越來越乖巧了。
很快,瑪巴朗結就親率五千吐蕃騎兵,帶著野離朵布和沒藏出梅,轟隆隆的出了瓊江城,往東而去。
瑪巴朗結只有五千吐蕃騎兵,難道李洛不怕這五千吐蕃騎兵被越軍主力包圍殲滅?
不怕。
因為李洛早就知道了越軍布置的所有情報。
根據李交之前的密報。越軍如今共有三個重兵集團。一個是興道王陳國峻率領的西山軍團,有禁軍十萬,鄉軍十萬,分布在紅河平地之西的叢林中。
第二個重兵集團是南山軍團,由昭文王陳日燏率領。有禁軍九萬,鄉軍九萬,分部在紅河平地之南的叢林中。
第三個重兵集團就是中部的海西軍團,也是唯一沒有躲在叢林中的軍團,主要是防衛天安府,由昭華王陳國輝率領。
也就是說,三大重兵集團,沒有一個布置在安邦城附近海岸。就算安南要重新布置,也來不及了。
安邦城附近的越軍不多,根本無法消滅瑪巴朗結的五千吐蕃騎兵。
陳氏父子萬萬想不到,一向橋橫的元軍這次竟然一反常態,不去占領升龍城為中心的紅河平地,不尋找越軍主力決戰,反而往越軍兵力空虛的東海路跑。
當天,十幾萬大軍如同一股鐵流,滾滾向東。就算是連綿的春雨,也無法掩飾沖天的兵威。
…………
安邦城是一座靠近安南東海岸的防衛城池,與南邊海岸的安興城,并稱“東海雙安城”。
此時的安邦城內,完全就是凄風苦雨。
自從唆都大軍覆滅,李憶帶著七千黨項騎兵尋隙找到一條活路,往東來到安邦城。安邦城早就是一座空城,剛好被他占據。
就在他占據安邦城的第三天,越軍就尾隨而來,將安邦城團團圍住。
仗著安邦城比較堅固的城防,七千黨項騎兵靠著殺馬充饑,硬是打退了數萬越軍的十幾次攻城。
越軍屢攻不克,還傷亡上萬,干脆改攻為困。反正他們也知道城內元軍在殺馬充饑,堅持不了太久,沒必要拿人命攻城。
黨項騎兵當初進入安邦城時,戰馬就喪失大半,只剩下兩千多匹。兩三個月吃下來,戰馬已經殺光了,兵力也只剩下四千余人。
殘存的黨項兵,已經兩天沒有食物了,個個餓的頭昏眼花。就連馬骨頭,都被他們熬成湯喝了。
城內能吃的,已經全部吃光。
雖然還能勉強作戰,但誰都知道,撐不了兩天了。兩天之后,安邦城必破,所有人還是逃不出一個戰死。
城外的越軍已經撤走了一批,可仍然有不下三萬人圍困安邦城,將幾個城門圍的水泄不通。
李憶拄刀坐在城樓上,默默淋著蒙蒙細雨,目中一片灰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