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13、414節 反戈一擊……痛入骨髓-《葬元》


    第(1/3)頁

    征南大將軍行轅內,李洛一身蒙古白盔戰甲,端坐中軍大帳,左右親衛環繞。

    十幾個三品以上將領,穿著不同的盔甲排成兩列。李洛一眼看去,就是他們的相貌也差別很大。

    有的是大餅臉細長眼的蒙古將領,有高鼻深目的色目將領,有臉上帶著高原紅的吐蕃將領,有面容深邃的土司將領。

    “這是本帥虎頭符牌,征南大將軍印,諸位一一傳看吧!”李洛手一招,親衛們就捧著虎牌兵符和大將軍印,按照流程在諸將面前一一驗看。

    這也是出兵前的流程。部將們需要上任的主帥出示印信兵符,確認身份。

    接下來,就是部將一一上前,向大將軍呈上自己的兵符印信,證明自己的身份。

    歷代兵符各有不同。隋朝用龜符,唐朝用魚符和兔符,北宋用牛符,南宋用虎符,元朝用虎頭符牌。

    只不過,李洛和兩位副帥的虎頭符牌是金的,其他部將都是銀的。

    沒錯,除了李洛,還有兩位副帥。一個是蒙古將領也速迭兒,一個是漢軍大將史弼。

    也速迭兒是蒙古名將阿剌罕之子,如今是“左手蒙古軍萬戶府萬戶”。左手萬戶府是蒙古軍隊最著名的四大萬戶府之一。也速迭兒能擔任這個軍職,當然很受信重。

    也速迭兒作為蒙古貴族,心里并看不上李洛這個“高麗人”。但李洛是大汗任命的大將軍,他就算再不服氣,也要服從軍令。

    平心而論,他也承認李洛的軍功比他大。倘若光論軍功,他也知道比李洛差遠了。所以,給李洛當左副元帥,他也只能認了。

    可另一個副帥史弼,心里卻更不是滋味。

    李洛不過二十余歲,也速迭兒也不過三十出頭。可他史弼卻已經五十歲,是個老將了,卻要給一個毛頭后生當副帥!

    李洛先拿起點將花名冊,看看各部將領姓名,以及所帶兵馬。

    這些人品級雖然都是二三品,但統兵數量卻相差很大。統兵最多的是漢軍大將、浙東宣慰使史弼,也就是李洛的右副元帥。

    史弼蒙古名叫塔剌渾,算是鐵桿漢奸,他這次帶了三萬江浙漢軍。史弼滅宋立有大功,好幾年前就封為昭勇大將軍,揚州路總管。

    人真的很復雜。史弼雖然是元廷死忠,鐵桿漢奸,卻又懂得愛惜百姓。

    統兵最少的都是土司將領。如廣南西道宣撫使儂郎恐(壯族),右江峒兵萬戶府岑雄(侗族),永順安撫使彭世疆(土家)等。

    這些土司將領只統帥了三四千兵馬,多家加起來才三萬人。都是擅長叢林作戰的土司蠻兵。

    除此之外,還有永昌府契丹軍統帥耶律忠節的一萬契丹騎兵。吐蕃大將瑪巴朗結率領的五千吐蕃騎兵,女真將領石抹懷德率領的一萬女真騎兵,色目將領波奇阿丁和薩蘭瓦圖率領的兩萬多色目騎兵。

    經過點兵之后,李洛發現并沒有十八萬大軍之數,除掉各部中的輔兵,真正的披甲戰兵只有十三四萬人。

    但是,李洛還不能發脾氣。因為,十八萬陸師,從來沒說不包括輔兵啊!所謂出兵多少萬,從來也沒說全是戰兵。

    說是二十萬大軍,聽起來似乎不老少。可除去兩萬海上的水師和運輸船隊,再除去四五萬輔兵,真正能在安南陸地上打仗的,就是這十三四萬戰兵了。然而,元軍騎兵卻有六七萬!戰馬超過十萬匹!

    相比安南號稱“二百萬”(史實),其實也有六十萬的軍隊(含鄉軍),元軍的兵力處在絕對的劣勢。

    而且,越軍是本土作戰,兵力物資可以源源不斷得到補充,而元軍遠道而來,客場作戰,死一個少一個。

    點將過后,李洛緩緩開口道:“如今當務之急,乃是組建中軍。中軍三萬人,從各部抽調騎兵一萬,步軍兩萬。”

    李洛看了看也速迭兒,用蒙語說道:“左帥的兩萬蒙古鐵騎,抽調三千輕騎入中軍。”

    也速迭兒很隨意的右手撫胸,淡淡道:“領大將軍令。”

    李洛也不在意他的態度,又對契丹將領耶律忠節道:“耶律將軍,你的一萬契丹鐵騎,抽調兩千騎入中軍。”

    耶律忠節站起來說道:“喳!”

    李洛接著又看向女真將領石抹懷德,“石抹將軍,你的一萬女真鐵騎,抽調兩千騎兵入中軍。”

    “喳!”石抹懷德領命道。

    “波奇阿丁將軍,抽調你部騎兵三千入中軍。”李洛對色目大將說。

    高鼻深目的波奇阿丁站起來領命道:“喳!”

    “右帥,你的漢軍抽調兩萬步兵入中軍,長槍兵一萬,弓弩兵五千,刀盾兵五千。”李洛最后對副帥史弼說道。

    史弼淡淡說道:“領大將軍令。”

    三萬中軍,不但護衛主帥大營安全,也是總預備隊。

    李洛沒有抽調一個土司蠻兵入中軍。因為蠻兵是叢林作戰主力,抽調入中軍純屬浪費。

    到第二天,三萬人的中軍組建完畢。李洛又在思明城外檢閱大軍。但見各部雖然甲胄不同,面貌各異,但都是刀槍如雪,旌旗如林,氣勢如龍。

    大軍陣勢連綿十里,李洛率領左右副帥和中軍將領,緩緩策馬檢閱。他看到元軍軍勢,不禁心中肅然,不敢有絲毫輕視之心。

    一個被調入中軍的漢軍將領謝坤對李洛說道:“大將軍,我軍如此威勢,越軍必定不堪一擊。”

    下午,李洛又率領中軍將領檢查各部糧草。

    晚上,李洛升帳軍議。定下了攻略安南的軍略。

    史弼等人聽說了李洛的戰略,原本的輕視之心頓時淡了很多。

    “大將軍,按照此方略,只要海路補給暢通,我軍就能立于不敗之地了。”

    史弼畢竟是老將,他立刻就明白李洛戰略的厲害之處。難得的夸贊了李洛一句。

    無論是左帥也速迭兒,還是探馬赤軍將領,還是蠻兵土司,都是不禁頷首贊同。

    “只是海路補給一定要暢通,不然此策也難以執行。”女真將領石抹懷德說道。

    這次大軍只帶了幾萬頭騾馬,攜帶的糧食其實只夠大半個月支用。

    也就是大半個月內,水陸兩軍必須在安南東海岸會師,不然這一仗就很難打了。

    二月十七日,李洛終于下達了開拔南下的軍令。十八萬大軍,分為三部。左帥也速迭兒親自率領騎兵先行,占領諒山。

    這次,諒山要地是一定要分兵駐守的。陸路進出安南一定要控制在元軍之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