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算了,就調羅昱的一萬水師吧,就當讓他們練習一下實戰?!崩盥逵悬c心疼的決定調遣已經是半個唐軍的福建水師。 “運糧的水師,就讓大漢奸朱清張瑄的船隊來干,順便黑了這兩個漢奸,讓他們戰死,吞了他們的船?!崩盥逵謱懥撕_\萬戶朱清和張瑄的名字。 海運萬戶府其實不是作戰水師,只是負責南糧北運的運輸船隊。但為了后勤,李洛還是把海運萬戶府的兵馬配置了進去。 最后的八萬人,就只能是漢軍了。這八萬漢軍,李洛征調了江浙行省和湖廣行省的漢軍重兵集團。 江浙是漢軍駐扎最多的地方,高達十幾萬人。 元軍占領江浙才七年時間,那么江浙漢軍是不是懷念大宋,心存反元之意? 非也。 江浙漢軍不但沒有心存反元之念,恰恰相反,還非常反動頑固,對元廷的忠心度也不差。 為何? 因為,江浙漢軍是被江浙地主豪族控制的,軍中將吏多是江浙地主豪族子弟,就連軍士兵員,也多來自其控制下的農戶。 可以說,江浙漢軍已經不是當初那支投降的宋軍新附軍了,只不過保留了新附軍的名義而已。 江浙漢軍雖然是正規元軍,但其本質是:江浙豪族團練武裝。 類似曾國藩的湘軍。所以,江浙漢軍將士的待遇也有保證,軍心比較穩固。 這些年來,忽必烈對江浙地主士紳極其懷柔優容,不但讓他們有官做,甚至通過他們來統治江浙,將江浙基層的權力全部委托給他們。讓他們承包賦稅,征發徭役,負責治安??v容他們兼并土地,欺壓百姓。 客觀而言,令江南百姓水深火熱的第一禍首,不是蒙古貴族,而是地主士紳。 這是忽必烈的陰險之處,以漢治漢?!半尬亟嫌兄\有力之家,鎮叛剿賊,統攝百姓……” 元廷在江南的統治,不但沒有侵害地主士紳的利益,反而加強了。忽必烈對其特權給予保護,對其“政令疏闊,賦稅寬簡”,這使得地主士紳一個個放飛自我。 結果就是,“一家雄踞一鄉,小民懾服,稱為野皇帝,墳稱王瑩?!? 短短幾年時間,就形成了“奴役千百家”的局面。 江浙地主士紳當然對忽必烈感恩戴恩,稱其為“開文明之治、立太平之基圣天子”。為了協助蒙元統治,他們出錢糧人力幫元廷建立漢軍,鎮壓百姓反抗,非常得力。 終元一朝,北方有漢軍世候反元,白蓮教起義,南方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可奇怪的是,江浙卻極少發生起義,有了起義也很快就被鎮壓,這就是江南地主和江南漢軍的功勞。 江南漢軍大將,因為賣力鎮壓南方農民起義,被封為公候的不在少數。 直到元末,看到元朝實在不行了,江南豪紳才看中了“寬厚”的張士誠,扶持張士誠,抗衡“苛猛”的朱元璋。希望張士誠坐天下,繼續他們的好日子。 明朝建立后,他們很多人出仕明朝,卻暗中仍然用元朝至正年號,自命大元遺臣,緬懷前元之心,真是幽思綿綿。 李洛通過特察局了解到江浙漢軍的現狀后,真的大失所望,對江南漢軍這支地主團練武裝已經不抱什么幻想。 一旦自己起兵收復江南,江南漢軍會成為障礙,而不是助力。指望被地主們用糧食喂飽的江南漢軍因為一個“漢”字就棄暗投明,實在是天真了些。 江浙本來就是最富裕的魚米之鄉,地主豪紳們個個富得流油,幫元廷養十幾萬漢軍根本不算什么。這些漢軍士兵起碼能吃飽飯,被養了幾年,比百姓的日子強得多,有什么理由聽從李洛的號召造反? 既然多半是敵人,李洛就一下子征調了五萬江浙漢軍。尤其是浙西宣慰使高興麾下的漢軍,一下子被抽調了兩萬。 最后,李洛又抽調了湖廣鄂州的三萬漢軍。 湖廣漢軍同樣是一個具有團練性質的重兵集團,數量高達十萬。李洛一下子抽調了三萬,削弱了湖廣元軍的力量。 這樣,江浙和湖廣地面的元軍總共被李洛抽調了十幾萬,還都是機動兵力。等到李洛恢復江浙,進軍荊襄,就會少很多阻力。 好了,抽調兵力的事情已經完成,接下來李洛又在奏章條陳中說,鑒于唆都大敗的教訓,需要準備大軍三個月的糧草。 整理完這一切,已經是半夜了。 李洛站起來揉揉眼睛,來到庭院看著天上的圓月,嘴角不由露出莫測的笑意。 都以為他是率領二十萬元軍南征,可其實,根本不是! 最少,還有十萬兵馬! 只不過,這十萬兵馬是暗路軍。 唐軍會悄悄出兵三萬,以占城兵的名義,攻擊安南南方。 占城國在特察局特務幾個月的努力下,占城王終于答應出兵,和元軍聯手攻打世仇安南。 安南多次攻打蠶食占城國,占城早就想報復,無奈實力不濟,這才隱忍至今。這次有元軍主打,加上特務們的慫恿許諾,占城王終于答應出兵報一箭之仇。 李洛得到消息,只要元軍再次出兵,占城國將出兵五萬,攻打安南。 按照李洛和崔秀寧的計劃,等到占城軍陷入安南戰場,再出動幾萬唐軍,以海外宋軍的名義,攻打防衛空虛的占城。 除了占城兵,特務們還去了哀牢國,游說安南的另外一個世仇牛吼蠻出兵,但現在還沒有進展。 暗路軍的準備,李洛不用管,崔秀寧會安排好一切。李洛只需要統帥元軍打好就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