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97、398節 這個賞賜…太燙手了。-《葬元》


    第(1/3)頁

    蒙古貴族極其喜歡野宴,以地為席,以天為蓋,無拘無束,恣意歡快。這個時候的蒙古大汗,也是最平易近人的,往往不分尊卑的和臣子們團團圍坐在一起,喝酒吃肉。

    今日和忽必烈圍坐在一起的,不是蒙古清貴,就是信重大臣,全部是一二品大員,除此之外的官員,就沒有資格了。

    李洛作為江華郡公,福建平章,今天又討得了皇帝歡心,自然有資格坐在這里,但離忽必烈比較遠,離真金太子卻比較近。

    周圍都是粗獷洪亮的蒙語談笑聲,加上烤肉的煙熏火燎,以及中間摔跤武士的吆喝聲,觀眾的鼓掌聲,怯薛侍衛的馬頭琴聲,使得氣氛很是輕松熱鬧。

    參加摔跤的是兩個蒙古大臣,都是有根腳的貴族,也不年輕了,卻呼喝連連,赤膊光背的扭打在一起,相互往死里摔撲廝打,博得眾人陣陣喝彩。

    這一幕,估計也就元朝才能出現了。

    此時,一頭烤的焦黃冒油的乳鹿脊,被恭恭敬敬的送給忽必烈。忽必烈抽出腰間的金刀,割了一塊肉扔到嘴里,再舉起裝著馬奶酒的皮囊一陣痛飲,歡快無比。

    “大汗,好酒量!”安童恭維的說道。

    忽必烈豪氣干云的說道:“蒙古男兒,要能騎最烈的馬,喝最烈的酒,征服最烈的敵人和女人!當年滅金時,朕還是個年輕人,在蔡州城看到金國末帝的尸體,高興金國已滅,連喝五酒囊!”

    眾人聽了,又是一陣恭維,大汗海量,乃是普天之下一等一的大英雄云云。原來,蒙古習俗極重飲酒,酒量越大,證明越是膽氣雄豪,胸襟開闊。

    后世北方極重拼酒,甚至以酒量定人品,就是受到元代胡化的影響。

    所以,貴族大臣們紛紛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肆意笑罵,好不快意。

    李洛眼看眾人拼酒越來越厲害,心中有點害怕。他吃了幾塊肉,喝了些酒,就向真金太子告個罪,不聲不響的尿遁而走,打算等到野宴快結束時再回去。

    此時已近黃昏,很有幾分寒意了。李洛看著層林盡染的山色,以及北國的寥廓風光,不禁迎風暢懷,很是快意。

    正在這時,山風一吹,一陣幽香撲來。李洛凝目一看,就見到一個身穿獵裝的美麗女子款款而來。

    是金光若。

    “李洛哥哥,你是在躲酒么?”金光若笑靨如花的說道。她在夜宴上不時關注李洛,所以李洛尿遁躲酒的事,瞞過了別人,卻沒有瞞過她。

    李洛有點尷尬,呵呵笑著掩飾道:“光若妹妹也是躲酒么?”女子之間,也要拼酒的。

    金光若仍然表現出一個嬌憨女子的模樣,她有點氣惱的輕輕一跺腳,帶點嬌嗔的說道:“是呀。我們高麗人,哪有他們能喝?怎么拼得過他們蒙古人?我一看你離開,就知道你是躲酒。”

    李洛看著她燦爛的笑容,心中多少有點不忍,倘若他一起兵,金光若的下場會是什么?金光若畢竟吹過枕頭風,幫他李洛說過話。他一旦造反,忽必烈怎么可能放過金光若?

    哎,可憐吶。

    所以,對于可能注定要成為犧牲品的金光若,李洛也格外的溫和。“光若妹妹,寶石用完了吧?這次入京,我又帶了不少給你,還有不少南方特產,讓你用來打點。”

    “真的么?那就謝過李洛哥哥了。嗯,李洛哥哥是高麗人的英雄,很為高麗人爭氣呢。李洛哥哥受大汗重用,小妹也臉上有光。”金光若容光煥發,似乎在宮中過得很不錯。

    她對李洛的芥蒂,早就沒有了。宮中貴人,哪個沒有在宮外有強援?她的強援,也只有李洛了。畢竟,兩人“都是”高麗人,在異國他鄉當然要精誠團結,相互提攜。

    所以,金光若巴不得李洛的官越做越大,權勢越來越大,她也好有依靠。

    沒有李洛征東大勝,就沒有她麗嬪的嬪位。每次面對李洛,她的心情也總是復雜無比。

    “看到光若妹妹在宮中平安無事,還受大汗寵愛,我也放心了。”李洛也心情復雜的說道。

    李洛和金光若在這說話,其實并不忌諱。因為元朝宮妃比較自由,男女大防也寬松的多。就是忽必烈看到兩人談話,也不會怪罪。

    兩人聊了會舊事,直到看到夕陽西下,才分開各自回去。

    李洛看著金光若夕陽下的背影,竟然感覺一絲悲涼,一絲同情。

    李洛忽然又想到“伯父”李簽,這注定也是個悲劇人物吧。還有不少人,到時都沒有好果子吃。

    回到野宴會場,眾人皆已經喝的心滿意足,看樣子快要散場了。

    李洛來到真金太子身邊,指著莽莽山林說道:“大人,南方十萬大山,到處都是這樣的樹林,而且山勢險峻,瘴癘蛇蟲,濕熱異常。北方戰士去了,就像虎落平陽。龍擱淺灘。此次南征,懸吶。”

    真金太子目光一斂,“你是不看好這次征越吧。你覺得唆都會敗?”

    李洛道:“太子大人,不精海戰,不可征日。不精山戰,不可征越。唆都雖是良將,未必精通山地之戰。此戰萬一大敗,損兵折將還是小事,于我大元國威卻大有干礙啊。”

    真金太子這次是聽明白了,“你想代替唆都?可唆都是大汗欽定的南征統帥,如今剛剛出師,怎好臨陣換帥?沒這個道理。”

    李洛笑道:“大人言重了,微臣安敢如此狂妄。只是為了大元,心生憂慮罷了。不過,此戰萬一不順,而大汗又有心換帥,微臣自然也不會推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