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29、330章 瞞天過海…私吞大軍-《葬元》


    第(1/3)頁

    三萬五千江南軍去了哪里?當(dāng)然已經(jīng)等著送往海東。名義是,蒙古軍隊即將登陸九州島,元廷要將他們送回江南。難道李洛不怕幾萬江南軍去了海東,發(fā)現(xiàn)受欺騙,會鬧著要離開,甚至作亂么?

    不怕。

    因為三個月以來,江南軍的士卒,早就對李洛有了基本的將帥崇拜。李洛大方的賞賜,也讓一向被元廷刻薄對待的江南軍,感恩戴德。李大將軍屢戰(zhàn)屢勝,愛兵如子的光環(huán),已經(jīng)讓士卒們被他的“人格魅力”感染。

    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江南軍的百戶軍官,超過七成是李洛嫡系軍隊的什長充任的。千戶級別的將領(lǐng),全部是李洛嫡系。

    征戰(zhàn)數(shù)月以來,這些李洛的嫡系早就建立了威信,牢牢掌控了軍權(quán)。同時也和士卒們建立了袍澤之情。這些士卒都是江南貧苦家庭出身,服從意識也很強(qiáng)。將領(lǐng)和骨干都是李洛的人,他們想作亂也難。

    這段時日,軍官們還經(jīng)常給手下士兵洗腦,談?wù)撌劳馓以吹墓适拢呀?jīng)做了很多鋪墊。

    還有一點(diǎn),這些江南軍士卒,能渡海征日,并且準(zhǔn)備在日國安家落戶,本來就多數(shù)是單身漢。有家庭牽掛的是少數(shù)。

    而且,李洛相信崔秀寧的能力,她一定能第一時間安撫江南軍的情緒,不但讓他們不會反噬,還會心甘情愿的留在海東效力。這些善后方案,都是李洛和崔秀寧商量好的。

    江南軍都是所謂的“南人”,在四等人中地位最低,雖然頂著元軍的名義,但實(shí)際上就是炮灰,被元廷送到日國消耗的。這個道理,在有意無意的引導(dǎo)下,很多人也慢慢明白了。

    要不是為了口飯吃,掙扎著活下去,誰會這么賤,愿意給欺壓自己的韃子賣命?

    留在海東這樣的地方,不比回到江南繼續(xù)受欺壓強(qiáng)百倍?

    再說,海東的留守兵馬還有數(shù)千,農(nóng)兵上萬,也不是一點(diǎn)武力都沒有。

    所以,李洛才敢放心大膽的把已經(jīng)養(yǎng)熟的幾萬江南軍送到海東,而不擔(dān)心尾大不掉。

    當(dāng)然,江南軍的確登陸過四國島。在李洛的密令下,楊序等萬戶官率領(lǐng)江南軍在防守空虛的四國大肆劫掠。

    不到十天時間,江南軍分兵四出,俘掠了近千名工匠,一萬多青壯,三萬多女子。順便將四國島的一條氏,安義氏,長宗我部氏等豪族剿滅。這個過程,也是殺的人頭滾滾。

    之所以俘掠這么多女子,是為了給軍士們做媳婦,并不是禍禍的。

    所以李洛事先就下了嚴(yán)令,嚴(yán)禁殘害日國女子。被擄掠的女子,也要以禮相待。讓楊序等人告訴將士,這些女子是大將軍用來給你們做渾家的,不要欺負(fù)她們。

    四國島的人口,本來就只有五十余萬,如此一來,四國島的年輕女子,大半被一掃而空。

    當(dāng)楊序等人按照計劃南歸時,將士加俘虜超過八萬人。倘若不是李洛俘獲了大量的日國船只,根本就帶不走。

    當(dāng)李洛帶著一萬多嫡系軍隊到了四國島的宇和灣時,八萬余人的船隊,已經(jīng)在佐田岬半島準(zhǔn)備出發(fā)了。

    李洛召開過軍議,就去看望江南軍士卒,對他們說,回到南邊,一定會安排好他們,讓他們活的像個人。

    他只說回到南方,卻沒有說回到江南,海東也是南方嘛。

    李大將軍的承諾,頓時讓江南軍士卒又驚又喜。他們都是老兵了,主帥可是從來沒有這么重視他們,說過暖心窩子的話啊。

    “謝過大將軍……”李洛每到一個營地說完這些話,就迎來士卒的歡呼拜謝。

    接下來,李洛又去了女子俘虜營,用日語告訴這些可憐的日國姑娘,她們將會去一個好地方,只要老老實(shí)實(shí)的聽話,一定比在四國豪族壓迫下的日子好過。并且承諾,只要順服,就不會被欺負(fù),更不會被殺。

    但要是不聽話,哼哼,那就對不起了。

    李洛的話,多少起了些作用。因為不少女子都對他下拜。她們都是底層日國百姓的女兒,沒有什么民族大義的概念,事已至此,她們只想活下去而已。

    仇恨,怨憤雖然讓她們痛苦,可是恐懼足以讓她們屈服。和好好活著相比,很多東西還重要么?

    最后,李洛將大部分的海東嫡系,包括鄭和的遠(yuǎn)洋艦隊,都編入南歸艦隊。還留在日國的嫡系,就只剩四千人,其中主要是江華鄉(xiāng)勇。因為江華鄉(xiāng)勇雖是他的嫡系,卻屬于高麗軍戰(zhàn)斗序列。

    在本州和九州島俘掠的工匠和人口,也編入南歸艦隊。使得南歸艦隊的人口,達(dá)到驚人的十二萬人。

    從京都和大宰府搶到的好幾十車典籍古器,除了一些不重要的留下敷衍元廷之外,其他的東西也全部帶回海東。

    楊序和蕭北等將領(lǐng)都是心中大快,又佩服的五體投地。主公這一招瞞天過海之計,真是太高明了,不但一口吞下幾萬江南軍,還私吞了這么多人口財物,而元廷卻懵然不知。

    真乃天下梟雄!

    過癮,大大的過癮!跟著這樣明主,還怕將來沒有功名富貴么?

    “主公萬萬保重!我等一歸,主公兵力單薄,懇請主公不可自蹈險地,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啊!”楊序等人出發(fā)時一起懇求。

    直到李洛答應(yīng)自我珍重,諸將才放心的下令開船。

    等到南歸艦隊揚(yáng)帆起航,李洛終于松了一口氣。

    只要南歸艦隊順利到達(dá)海東,征日計劃的目標(biāo),就完成大半了。

    南歸艦隊離開后,李洛率領(lǐng)最后的四千嫡系兵馬,在四國島故意逗留了幾天,象征性的任命了幾個日奸當(dāng)縣令,就乘船回到九州島。

    很快,一個捷報就傳回九州島。

    大將軍率領(lǐng)一萬多中軍,親冒矢石,與數(shù)萬四國日軍鏖戰(zhàn),血戰(zhàn)數(shù)場,終于全殲四國豪族,平定四國島。

    大勝!

    但是,中軍以寡敵眾,損失也很大,平定四國島后,中軍只有有四千人了。

    如此一來,九州島的陸師,只有三萬左右了。這三萬人,除了四千中軍,就是七千高麗軍,八千蒙古色目軍,一萬兩千江南軍。

    真的算是幾萬“殘軍”了。

    十一月五日,天氣已冷。李洛終于盼到了元廷元軍。

    來援的元軍有兩萬多人,都是一人雙馬的騎兵,其中尤以蒙古騎兵為主。而援軍主帥,依然是幾個月前逃回國的忻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