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用水鬼戰隊對日軍水師將領進行斬首行動,只不過是第一方案。倘若斬首行動失敗,還有第二、第三、第四方案。 第一方案是代價最小的,卻是“陰謀”。第二方案是攻打海盜聯軍的老巢松浦半島,攻其之必救,逼其決戰,乃是陽謀。 第三方案是,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不管對方艦隊怎么分散,只管追擊圍剿竹岐季長所在的旗艦,消滅對方中軍分艦隊,逼迫竹岐季長不得不聚攏艦隊決戰。 第四方案是最差的方案,假如前三個方案都不奏效,就直接攻打伊萬港的薩摩水師,吸引竹岐季長來援,以一打二。 這個方案風險很大,代價也不小,但一旦成功,就能一舉解決海盜聯軍和薩摩水師。 總之目的只有一個,欺騙、誘導、逼迫海盜聯軍決戰。 不打一場硬碰硬的決戰,要解決日國水師,是不可能的事。李洛的策略很簡單,先對日國陸軍不聞不問,將海盜聯軍,薩摩水師水師全部干掉。 日國水師力量主要都在九州,本州和四國的水師力量不足。只要將九州兩萬多日國水師消滅,本州水師就不足為慮。 干掉日國水師取得制海權之后,用艦隊封鎖關門海峽,隔斷本州和九州的聯系,讓后續的本州援軍,根本無法救援九州。 李洛和崔秀寧早就分析出,要想征服日國,必先征服九州,要想征服九州,必先消滅日國水師。日國短期內很難吞下,只有一塊一塊慢慢吃。 如今,竹岐季長因為燈下黑麻痹大意,使得李洛的第一方案圓滿完成,不但斬首成功,還成功的將海盜各支分艦隊召集在一起。 “神風”之后,是不是日國的好運氣用完了,輪到李洛走運了? 八月十一日上午,東征軍艦隊突然掉頭,向身后的海盜聯軍艦隊靠近。 而聚集起來的海盜聯軍,因為早就得到旗艦上發出的“準備決戰”命令,所以不但毫不退縮,反而士氣高昂。 和元軍在海上打了兩個月交道,每次都被命令分散騷擾,卻從來沒能集中起來和元軍水師好好決戰,這讓一向好戰的海盜武士們,極其郁悶。 現在好了,竹岐閣下終于下令決戰了。 一萬二千多海盜武士,人人戰意沸騰。都不需要下令,就開始各就各位,準備堂堂正正迎戰元寇水師。 可海盜們奇怪的是,元寇水師快要來了,為何船主(將領)們還沒回來?決戰迫在眉睫,船主們怎么還在旗艦上議事啊?難道不是應該回歸各船指揮打仗么? “八嘎……” “多西迭……” 海盜們忍不住紛紛吐槽起來。 眼看元寇水師已經在兩里之內,而船大將們還沒有回到所屬旗艦,海盜聯軍終于發現了不對。 到底出了什么事? 幾百條船上的海盜,一起遙遙看向最高大華麗的第一旗艦,那是竹岐季長的旗艦。可就算離得最近的船只,也看不到旗艦船艙中的情景。 終于,最近的船靠了上去,一群海盜大著膽子,不經過允許登上了竹岐季長的旗艦。 可是他們一上船就聞到一股濃烈的血腥味,緊接著,就看到橫七豎八的尸體。 “竹岐薩瑪!河野薩瑪……”竹岐季長,河野通有,以及各大船主們,竟然全部被殺了! “納尼?!” “窩卡西那!!” 上船的海盜大驚失色之下,沖上甲板打出旗語:“旗艦遭襲!” 很快,海盜們就知道旗艦遭到襲擊,竹岐季長,河野通有,已經各大船主,全部遇難了。 倘若海盜們糊涂到底,干脆不知道這個噩耗,那還不算最壞的結果。就算失去指揮,哪怕各自為戰,他們也能拼一拼,畢竟一萬多人的士氣沒有垮。 可是好死不死的是,偏偏在將要迎敵時,驚聞竹岐季長等一票將領被襲殺在旗艦中的巨變。 這個壞消息,如同一大盆刺骨的冰水,突然澆在海盜武士火熱的戰心之上,讓他們的軍心士氣,瞬間跌落。 士氣一垮,失去指揮體系的弊端,頓時暴露無遺。 數百條海盜船,此時亂成了一鍋螞蟻,根本來不及應對李洛的艦隊了。 其實,此時日軍艦隊最好的應對措施是,盡快疏散,化整為零,能逃過少就逃多少。 可無語的是,羞恥心和武士的榮譽,讓他們無法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自行逃走,誰也不敢先逃,誰也不敢出頭當懦夫。 結果就是,越來越多的船亂糟糟的,完全沒了章法。沒有船隊離開艦隊逃走,也沒有船隊主動出擊,而是在原地打轉,倒像是等待決戰一般。 軍隊失去指揮體系,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尤其是在臨敵關頭,既無法組織有效的抵抗,也無法實施任何戰略戰術。各自為戰還算好的,更多的是任人宰割。 此時,東征艦隊的臨時指揮使羅昱,正站立在長安號上,看著不遠處的日軍艦隊。 大將軍果然料事如神啊。他說只要日軍水師的將領被刺殺,日軍水師反而不會一哄而散,而是會干脆等待決戰,鮮有變通。 大將軍說,此乃日人秉性所致。如今這情形,可不就是如此么? 水鬼戰隊回到艦隊后,匯報說襲殺了一群日軍將帥,日軍水師已經沒了指揮。 可是他們竟然真的傻愣愣的準備決戰。這樣也好,省了自己很多事。 羅昱有絕對的把握,一舉殲滅日軍水師。他的底氣不但來源于己方船大兵多,戰具先進,也來源于對自己的自信。 “羅指揮使,此時日軍如同決死之羊,縱無爪牙,亦有銳角。我軍是否該用犄角陣兩翼包抄,再變為方圓陣合圍?或者用鷹揚陣?”副指揮使鄭和問道。 羅昱搖頭笑道:“不然。敵人亦有萬余,船只龐大,數量比我軍相差有限。倘若犄角陣兩翼包抄,則我船隊勢必陣型變薄,即便能夠變為方圓陣合圍,亦不可取也。如今南風,敵軍猶有突圍可能,鷹揚陣拉遠距離,不利于快速接敵,也不可取。” 鄭和道:“我明白了,就像包餃子,餡太多,餃子皮不夠厚,就會破了。我軍逆風,鷹揚陣容易促使敵軍向兩邊快速突圍,不利于分割包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