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葬元》
第(1/3)頁
太陽落山時,李洛終于來到“固安站”。
這名字是不是很現代?別奇怪,元代驛站的名字,就叫某某站。
一個驛站,就是一個服務體系。可以住宿,吃飯,喂馬,發信,用馬,用車。
但是,驛站的這些服務,不為普通百姓提供。
固安站是從大都到海津(天津)途中的第一站,修建的非常壯觀,和官員府邸差不多。
李洛一行人在驛站門口停下,都烈持著李洛的“根腳告身”,來到驛站城門口。
你沒看錯,就是城門。
由于元朝驛站具有很強的軍事運輸功能,驛站本身也是兵站,所以修建城墻。一個驛站,就是一個微型城池。
都烈,上前給驛站小吏看過李洛的“官憑”,就辦理入住手續。
“入住從四品寧海州達魯花赤官人一位!家眷一人,隨從十八人,馬車一輛,馬十九匹!”驛站城門口的小吏一邊記錄一邊高喊,他是個漢人,說的也是漢語。
緊接著,好幾個身穿黑衣的男子就趕緊出來,先是下跪行禮,然后推開大門,牽馬的牽馬,趕車的趕車,將李洛一行人帶入驛站大院中。
李洛知道,這些人是“站戶”,是元朝諸色戶的一種,就像“匠戶”,“鹽戶”一樣,專門為官府服務,地位很低。
驛站很大,中間一個大院,三面都是住房。按照入住的官員品級,住房大小,數量,豪華程度均不相同。
驛站占地面積很大,除了專門供官員居住的院子,旁邊還有兵營,馬房,草料場。其實也是兵站。
李洛是四品,加上如今驛站住的人不多,所以被分到一個很不錯的小樓。
都烈等人也全部住進去。
官員上任住進驛站,應有服務都是免費,但是,只負責官員本人的伙食,家屬和隨員的伙食,得花錢。
這一點,還是很合理的。元朝唯一精細化的管理制度,也就是這郵驛制度了。
供給李洛的伙食,不但是大魚大肉,份量也多,剛好和崔秀寧一起吃。
至于都烈等人,自然也是大魚大肉的管飽。這點錢,李洛壓根不當回事。
李洛甚至多叫了很多菜,故意吃不完。因為可以剩下很多,留給伺候馬匹的“站戶”們吃。這些人本是漢人百姓,如今做了奴隸般的“站戶”,都是一臉菜色,面色愁苦,想必平時也吃不飽。
吃完飯,李洛剛剛下樓,就看見一個年約三十的男子迎面走來,看樣子,似乎要上他的樓。
這男子長身玉立,面容清俊,加上身穿漢家衣冠,顯得氣質儒雅,竟是個美男子也似的齊整人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山县|
清远市|
遂宁市|
湟源县|
富平县|
日土县|
孝昌县|
美姑县|
衢州市|
新河县|
确山县|
兴仁县|
丹江口市|
广宗县|
尤溪县|
渭源县|
农安县|
池州市|
上高县|
桐梓县|
钦州市|
贵德县|
祁阳县|
昭苏县|
轮台县|
邢台县|
墨玉县|
百色市|
资中县|
景德镇市|
崇明县|
商都县|
龙南县|
延寿县|
富阳市|
铜鼓县|
天峻县|
额敏县|
普宁市|
庆安县|
临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