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蒙古本族的根腳等級也很森嚴,一般用“那顏”來表示,比如萬戶那顏、千戶那顏、百戶那顏、十戶那顏。 那些做甲主保長的底層蒙古人,一般連“十戶那顏”的根腳都沒有。但因為是第一等的蒙古人,所以還是比漢人百姓強得多。 仁州李氏是高麗頂級門閥,拿到蒙古來說相當于他們的四大貴族,比“萬戶那顏”更高。就算因為不是蒙古人要打個大大的折扣,起碼也不比蒙古的“千戶那顏”差。 千戶那顏,就算上等根腳了。至于萬戶、四大貴族,屬于一等根腳。 如果沒有冒充仁州李氏的出身,李洛根本不可能當上寧海州的達魯花赤。如果李洛直接以漢人的身份出現,不但高麗官員的身份不可能指望,現在是死是活都要打個問號。 有了仁州李氏這個上等根腳,李洛在元朝就有了上升機會,就是做到一二品大員,也有了出身資格。 更讓李洛意外的是,這份“根腳告身”不是吏部委任的,而是太子儲政院簡任的。 元代簡任官,一般是太子、宰相繞過吏部直接任命的官員,或者是宗王任命“投下”(封地)的官員。 簡任的任命級別,比吏部的委任更高,僅次于皇帝的“欽命特任”。 也就是,李洛這個從四品的達魯花赤,是個簡任官。比一般的委任官,要高級那么一些。 起碼,到時同僚和上司會給他打上“太子之人”的標簽,讓他更便于狐假虎威。 上面說明要月內到任,今天才十月一日,時間還寬裕的很。 “李洛安達憑著告身,去禮部儀制司領取官服,就可自去上任了。”印候提醒李洛。 李洛離開公主府,直接去了麗正門附近的禮部。他此時穿著忽都迷失賞賜的質孫服,帶著蒙古官人常戴的四面瓦楞帽,一看就是個有來歷的。 李洛憑著告身進入禮部儀制司,領取了一套嶄新的紫色官服,也是宅袖質孫服。 元代官服,一到五品都是紫色。說實話,元代官服的款式,和清代官服很有幾分相似,尤其是特有的披肩和圓帽。總之,李洛很是不喜。 禮部官員看到李洛是太子宮簡任的官員,對他客氣的提醒道:“你雖是高麗人,但既然做了達魯花赤,最好辮發。” 李洛問道:“辮發?還要髡頭嗎?(剃發)”辮發也就算了,大不了算是換一種發型。可是髡頭,不行。 髡頭,就是像契丹人、滿洲人那樣,將頭發剃去很多,實在是奇丑無比。 就是不當這個達魯花赤,李洛也不會髡頭。 那禮部官員是個漢人,他取下自己的帽子,指著自己的頭發,“這樣就成。” 李洛這才松了口氣。這漢官雖然像蒙古人那樣留了兩條辮子垂在耳邊,卻并沒有髡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