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預設立場,先驗正確,是前知者思考的基礎。 他們的思考并不完全受限于時間的順序。 因此,他們可以先得到某個“在不存在的未來”已經驗證過的結論,作為預設正確、實際也正確的起點。 就這樣,憑空構建出完整的理論。 對于非前知者來說,“預設”代表著偏聽,代表著立場的偏移,代表著其他因素干擾后的判斷。 但對于前知者來說,“預設”也可以是已經證明的東西,可以是正確的。 所以,救濟天魔王可以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況之下完成功體。 而這也是王崎最好奇的一件事情。 如果直接將未來的某個公式發回過去,那會怎樣? 龍皇之前發送四個字,保證清晰,必然傳達,那還是因為他所構建的邏輯閉環,涉及了妖帝與另一個天眷遺族的合道極限,救濟天魔王這種前知者都只能算添頭了。 如此大的擾動之下,還得保證達成一個驚人的巧合。 或許自己所經歷的,也只是過去未來歸于一身基于“選擇歷史”的能力而完成的歷史。 總之,雖然傳送精準的字符很困難,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或者未來論文的只言片語。 只需要只言片語,再不濟,也能作為一個重要的提示。 這就已經是極大的幫助了。 或者,直接跳過實驗,取得結果之類的。 這對科研有著近乎可怕的幫助! 意義,絕對還在“計算機”之上。 但唯一的問題就是…… 可行嗎? 王崎對著太一天尊拋出了這樣的疑問。 而太一天尊也陷入了沉思之中。 如果人族真的掌握了前知之能,那么必然會對現有的研究體系產生巨大的沖擊。 但另一方面……前知之能是否能夠這樣應用,也是存疑。 不,倒不是說人族之道如何金貴,前知之能也不入法眼。 今法之道,說是“道在便溺”也不為過,沒有什么不可研究,沒有什么不蘊含道理,沒有什么不在一個體系之內的。 但問題就在于,怎么用。 很快,太一天尊就道:“我不是前知者,所以也不敢說自己的意見就是對的。但就我來說……由于你口中,逆時序帶寬限制存在,所以未來的靈犀,也不是無限回傳的。而這些東西,也多是要以前知者自身的認知為基礎的,對吧?” 王崎點了點頭:“是這樣的。” 盡管前知者不需要理解,但是,他總得大致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東西,并且這東西的情報還要“有可能”被未來的他知道。 艾慈曇道:“換言之,有限前知所得,也只是相對的正確。預設的立場,也是相對的正確?” 王崎點了點頭。 盡管今法仙道普遍相信,存在一個絕對正確的概念。 但是,他們所做的一切,也只是不斷貼近這個絕對正確的相對正確而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