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兩道相左-《走進修仙》
第(3/3)頁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君看古彝器,巧拙兩無施。漢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胡部何為者,豪竹雜哀絲。后夔不復作,千載誰與期?”實際上,陸游的意思,就是“不要過多雕飾”。
宙弘光能夠瞬間明白這一點,并即從一句話,反推出另一個文化圈內另一個詩人的意思,也絕非等閑。
但是,這也是因為一點。
毓族文道,與中國古代文論,確實很像。
毓族文論無論在深度還是廣度,當然都更甚。但是,惟獨核心,兩者一樣。
按照王崎本人并不知曉的分類法,它們都應當歸屬于“主體論”——作者是文學的主體,而文章則是作者人生的一部分。
簡單來說,以文天祥的詩句為例。若是歷史改變,文天祥并沒有書寫出《正氣歌》《過零丁洋》,而許多年的未來里,又有超級計算機依靠檢索與窮舉的方式,得到了與之完全相同的文章組合,那么,《正氣歌》便還是《正氣歌》嗎?
是文天祥的無愧人生成就了《正氣歌》,還是《正氣歌》成就了文天祥的文名?
這邊是“主體論”了——格外注重文學的主體“作者”。
作品乃是作者的作品。任何作品都有其“氣”。這“文氣”,便是作品的氣勢和情韻,以及作者的性情和才學,這一切一切的總體,永遠包含著作者強烈的個人特質。
在被指出失誤的瞬間,王崎便說道:“雖然我之所言,非是作者真意,但是,您是否可以說,我之所言,毫無道理?”
宙弘光氣笑了:“何其荒謬。爾不熟同胞之文字,又何必自取其辱。”
“非是如此。”王崎正色道:“一字能多義,一詞能多義,詩文除了本意之外,便不能有多義了嗎?左相著文,是否從不引申他人文字?”
但于王崎而言,作品就是作品。
作品是客觀存在的文字組合,而特定的文字組合,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指向特定的“概念”。
而按照這個邏輯,高考語文閱讀題之內,所謂“作者說我自己也沒有想那么多啊”其實是不成立的。
一個作品,只要完成,那就是一個獨立的客體。旁人無論怎么解讀,都與作品的作者毫無關系,更不存在“過度解讀”這種東西。
但反過來說,這樣文章與人就是分離的。而無論讀者解讀出了怎樣的丑惡,都不應因此而指責作者——因為作者根本就沒有想到。
“文章本是客觀存在的排列組合,只不過被特定的人發現”,并不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原始意思。但是,王崎循著自己在數學上的思想,而從中解讀出了這樣的理念,而若是這個解讀過程本身沒有邏輯錯誤,那么這個解讀就是成立的——哪怕作者根本就沒有這么想。
換言之,一篇文章,便和一種化學物質、一種射線、一類天體一般,沒有什么區別,都是客觀存在的。只不過,它存在的方式并不是常規意義上的“物質”。
算學自有自在,而文字的排列組合,也是一樣。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阳市|
沙坪坝区|
兰考县|
仁布县|
海晏县|
罗甸县|
昌图县|
昭觉县|
利辛县|
铁力市|
土默特左旗|
女性|
民勤县|
临湘市|
柏乡县|
东至县|
大渡口区|
玉田县|
伊春市|
霍邱县|
扎鲁特旗|
建平县|
霸州市|
锡林郭勒盟|
屏东县|
元朗区|
正宁县|
珠海市|
青田县|
文化|
阿图什市|
洪泽县|
成安县|
儋州市|
康定县|
金乡县|
甘孜|
雷波县|
广昌县|
苏州市|
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