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核聚變本身除了點火以外,就需要核聚變產生的能源來維持核聚變反應環境,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在核聚變過程中,一旦反應堆失控,核聚變不會產生無限聚變,而是自動熄火。 核聚變反應堆要比一旦失控,就產生連鎖反應的核裂變反應堆要安全多了。 如果是用于未來的宇宙飛船引擎,核聚變的這個特性就更加寶貴——熄火了可以重新檢修、點火,整個反應堆不會報廢;可要是裂變反應堆直接炸了,那可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就算沒被當場炸死,也只好在太空中等死了。 萊拉妮吃驚不小,也正是因為如此。 柳生元和這等超凡入圣的武者,對人體掌握細節入微,在人體研究方面得天獨厚。 他在人體工程研究方面、甚至拓展研究領域到生物工程方面,獲得各種研究成果,領先世界不止十年,那都算是萊拉妮的理解范圍內。 可是,核聚變反應堆,那是何等熱門的研究項目? 在這個項目上,各國投入的人力物力如山如海,才智之士車載斗量,甚至就連花旗、亞共體和歐盟這世界三極,都無法獨立承擔如此恐怖的研究成本花費,不得不破天荒攜手合作,以整個世界的力量,進行核聚變研發工作。 (這三個勢力加起來,基本上就能代表整個世界最先進的生產力和科研實力) 萊拉妮當然知道柳生元和有無數分身,這些分身各有自己的身份,這些年來,這些分身混跡世界各國學術界,別的方面還不好說,但是試驗操作都是頂級高手。 幾年下來,有許多分身已經嶄露頭角,負責獨立管理一些實驗室——這些實驗室在自己都不知情的情況下,也變成了欲望牧場云實驗室計劃的一部分。 要說柳生元和能搞到核聚變反應堆研究資料,那半點都不稀奇。 可是資料歸資料,這和眼前的實物完全是兩碼事好不。 就算萊拉妮對柳生元和如何有信心,也從未想過他能靠一己之力,就能研究出眼前這個,明顯已經可以投入使用的核聚變反應堆來。 ———————————— “你怎么弄出來的?”萊拉妮好奇的問道,不過她也做好思想準備,萬一柳生元和給她來一堆復雜無比的數學公式,那就立馬打斷他的長篇大論。 就像是柳生元和不大樂意陪小林櫻逛街買衣服一樣,萊拉妮和小林櫻也不怎么喜歡柳生元和的科普教育。 “其實我這是作弊了。”柳生元和搖搖頭。 這個技術他是不會拿出去共享的。倒不是他敝帚自珍,而是這玩意全靠黑科技,他拿出去別人也做不到,根本不具備工業化生產的可能。 “目前國際上,研究核聚變反應堆的主流思路有兩種,一種是磁場約束法、一種是慣性約束法。” “不過,這兩種方法要解決的問題其實是同一個問題,那就是人類目前已知物質中,沒有任何一種物質能夠承受上億度核聚變反應溫度!” “不過,這對我來說不是什么問題,這幾年來,為了進一步改造太虛珠,我在空間操作上有了不少心得,后來有一天,我突然想到,這種被割下來的球形空間,根本不是任何溫度所能破壞的,那不是就核聚變反應堆最好的承載物嗎?” “有個這個承載物,核聚變反應堆的其他問題,都不算什么難題。” 柳生元和對其他環節一言略過,但實際上,其他技術環節豈是他說的這么簡單?當然,相對于解決核聚變反應堆的容器問題來說,其他問題的解決難度,的確下降了不止一個量級。 柳生元和拍了拍面前的欄桿,感慨的說道:“現在,穩定的能源有了、采礦和物資回收再利用設備也有了、建設中小型獨立生物圈的技術儲備也差不多,就剩下萬用型生產設備方面還差了一點——現在三維打印設備打印出來的東西,還只能停留在0.5微米級,還無法完成納米級別打印。” 別看這只是差一點,實際上,納米級別的三維打印,打印出來的材質強度能夠勝過百分之八十的一體成型材料;而微米級別的材料打印,對于鋼材等高強度材料來說,只好說是最低標準。納米級別意味著分子級別,而微米級別只好說是微晶體級別。 “如果這塊短板補全,那么,想要建設自給自足的月球基地,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只是,這種核聚變反應堆涉及到空間操作,恐怕無法普及。” 柳生元和又開始陷入沉思狀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