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德國研究所致力于尋找人類大腦發育的過程,以及人類協作精神產生的源泉。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研究一群嬰兒面對各種環境時如何反應協作。他們意外地發現,嬰兒竟然個個都是助人為樂的“好兒童”。 心理學研究員每天在一群剛剛會爬的嬰兒面前做幾個簡單的動作,經過一段時間,研究員故意笨手笨腳地搞砸這些最簡單的任務,但盡量不讓嬰兒發現,比如夾子掉了,或書堆碰倒了。此時實驗室的24個嬰兒在幾秒鐘內,同時都表現出要幫忙的意思。 錄像中,一個裹著尿布的嬰兒看看研究員的臉色,又看看掉在地上的夾子,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手腳并用地爬過去,抓起夾子,推到研究員腳邊,急著要把夾子遞給研究員。嬰兒們都表現出同樣的熱誠,似乎非常愿意幫助笨手笨腳的研究員。 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研究員從來不主動要求嬰兒幫助他,也不說“謝謝”之類的話。因為如果做出感謝等表示,很容易改變研究的初衷,使嬰兒在幫助人的同時期望回報。所以整個研究中,嬰兒完全展現了真正的利他主義精神,助人而不圖回報。 沃內克補充道,嬰兒發生助人為樂的行為是有條件的。嬰兒們會判斷人們是否真的需要幫助。在實驗中,如果研究員明顯有意把書碰倒,把夾子丟到地上,嬰兒們通常不會伸出援手。 科學家得出人類行為的結論后,又把目光轉向其他動物。結果發現,人類是動物界惟一具有利他行為的動物。” ————————引用完畢———————— “但是為了在社會上艱難的維持生存,許多天性善良的人們不得不扭曲了本性。他們展現出來的欲望是被生存壓力扭曲的欲望,而并非人類本身純粹的欲望。 欲望之主認為,祂如果能無條件提供人類維持生存和生存的物質基礎,人類的欲望被扭曲的概率會極大減少?!? “這座神賜建筑之所以被稱為欲望牧場,是為了讓真正屬于人性自身的欲望成長。” “欲望之主曾經說過,貪婪并不是人的本性,譬如空氣,沒人會想把全世界的空氣據為己有;但是在市場體制下,卻有人恨不得把別人口袋里的每一分錢都徹底榨干?!? “欲望之主對于這種現象的解釋是: 部分人具有強烈的不安全感,只有擁有更多、最多的物資才能讓他覺得安全,甚至在其他人羨慕的目光中,這種感覺還延伸產生出一種扭曲的成就感。 但是對于空氣對人類來說,明顯比錢更重要,這人們卻不會對空氣產生如此強烈的占有欲。 這是因為空氣會平等的供應給每一個人,任何人都不會因為空氣產生不安全感。 這就是安全感缺失帶來的欲望扭曲效應,這也是生存壓力帶來的欲望扭曲,歸根結底,這也是被生存壓力扭曲的欲望。” “當然,不是所有的扭曲欲望都來自于生存壓力,但是至少生存壓力是欲望扭曲的主要來源,因此,欲望之主成立這座欲望牧場,力求在牧場中消除人類生存壓力,讓人類能展現出更高尚的自我。” “對了,在報道的最后,我要強調的是,欲望牧場對每個人敞開,并不一定需要成為牧場的正式居民才能享受牧場的教育和免費食物,只要愿意遵守牧場規定,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欲望牧場獲得這些東西?!? “欲望牧場的容量并非無限,按九十一號先生告訴我的說法,這座欲望牧場只能承載三十萬正式居民的生活需求。” “但是在未來、人類如果有需要的話,欲望之主會努力建設起第二座、第三座欲望牧場。 我從未在任何神話傳說中見到過這樣的神祇,也許‘祂’并不像圣經中記述的圣主一般全知全能,但是‘祂’現在正在一刻不停的為人類未來而努力,這樣的神祇、才真正詮釋了什么叫做‘神愛世人’。 而從你在電腦屏幕上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開始,我已經是‘欲望之主’忠實信徒了。” YTU新聞報,記者蘿絲*德瑞文。 這篇報道是第一篇記者全程深入欲望牧場內部,獲取欲望牧場正式居民和管理者親口訴說的第一手信息現場報道,更何況其中還夾雜著欲望牧場中、種種不可思議的先進技術圖像,自然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轟動。 托網絡技術的福,這篇文章迅速傳播到世界每一個角落,當然也傳到了柳生元和的手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