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兩天發生的一切,情節簡直是翻轉再翻轉,拿去拍一部大片都夠了。直到現在,柯羅爾即使坐在寶座上,都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外面傳來侍從的通報,英國首相梅爾威隆與歐盟其他國家首腦正在等候覲見女王陛下。 聽到通報,柯羅爾才從發呆的狀態下反應過來。 從世界格局上來說,英國首相梅爾威隆的政治地位要高出她這個沒有實權的女王,但是從英國傳統文化上來說,英國首相梅爾威隆名義上還要算是阿爾托莉雅家族的廷臣——英國首相原本是英國王室的廷相。 在高高的王座上(只是椅背特別高,并不是椅子特別高),柯羅爾優雅的微微頷首。 首先是貼身侍從,然后是臺階下的宮廷侍從,一聲聲如同接力一般高聲唱名,將‘有請***總理/總統/首相’的命令一直傳到遠遠的大門處。 兩扇沉重的大門被兩名身穿紅色制服的宮廷侍叢,同步向左右拉開,兩列身穿藍色制服的衛兵駐立騎士大劍,分列左右站立在支撐殿頂的廊柱之間。 酒紅色的名貴地毯從大門處,一直鋪到柯羅爾王座之下;威嚴莊重的騎士之歌,在高曠的殿堂中肅然回響;有些像是教堂風格的彩色玻璃長窗,透入了一些外面的陽光,在華貴的大理石地面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這里,是歷代歐洲最高貴的英國女王,接見貴賓的殿堂,如果放在十八世紀以前,沒有伯爵以上的爵位的人,根本不可能踏入這里一步。 當時間走入十八世紀以后,隨著歐洲貴族階層的整體沒落,英國王室漸漸失去了威權。 而到了十九世紀中葉,這間主殿更是變成供游客參觀游覽、緬懷騎士王當年英姿旅游景點。 然而,今天、現在! 柯羅爾坐在當年騎士王阿爾托莉雅曾經坐過的位置,看著前方臺階下,恭恭敬敬站成一行,對自己略微躬身,用右手拍擊左肩,行騎士祈禱禮的歐盟各國首腦,心中感慨萬千。 這雖然是各國首腦入境隨俗,為了遷就英國王室而進行的貴族禮節。 可是,從百年前開始,各國政治首腦早就與英國王室平起平坐,甚至地位略高一籌,誰還會乖乖的在阿爾托莉雅的王座之下,行騎士祈禱禮呢? 只有今天,只有現在! 騎士王的容光,難道又回到了英國王室嗎? 可惜,妹妹沒有親眼看到這一幕。柯羅爾遺憾的側頭,看了看側放在身邊,小了一號的王座,那是給王儲準備的位置,對于阿爾托莉雅家族來說,這個位置就是長公主的座位。 在柯羅爾王座的另一側,還有一張座位空著,那是英國親王的寶座。 柯羅爾連看都懶得看一眼這個空位,反正那就是個廢物,他不在更好,省得讓這種廢物來分享阿爾托莉雅家的容光。 不過,妹妹、唉!等下這里結束后,自己還是該再去看看,那怕只是去看看`妹夫`也好。 ———————————— 歐盟各國首腦此次聯袂而來,主要目的就是探尋一下英國王室的態度和后續事務的處理意見。 畢竟此次主要苦主之一就是英國王室,而‘那位’自從一劍抹掉了花旗第三艦隊以后,就在圓桌圣殿深處閉關不出,將一切外務都交給英國王室代表處理。 如果不取得英國王室的肯定,單方面采取任何行動都沒有意義。 談完了有關此次核爆恐怖事件的聯合調查進度與相關補償,英國首相梅爾威隆掃了一眼同來的歐盟各國首腦,結果看到的是一堆‘你是地主你說話’眼神,不得已,他只能上前一步,恭敬的開口問道: “女王陛下,我們這次前來,除了覲見女王陛下以外,還希望能夠覲見神下——不知神下現在身體怎么樣?能不能接見我們?” 柯羅爾心中冷哼了一聲,什么覲見神下,還不是想看看柳生元和與自己的妹妹情況如何? 既然想看,那就一起去看唄,正好讓他們好好見識一下。 在圓桌圣殿的深處,有一間相對獨立的亭樓,它與其他建筑隔開,單獨建立在一處人工湖上。 這是當年那位神秘賢者居住的地方,是英國王室中,僅次于騎士王阿爾托莉雅故居的景點。 現在,這里被重新收拾一番,作為柳生元和在圓桌圣殿的駐蹕之所。 湖水清澈見底,水面上倒影出藍天樹影,有些魚兒,就像是在空氣中飄浮著一般一動不動。 柯羅爾女王親自帶路,領著這些歐盟領導人順著長長的水上長廊,走近這間水上亭樓的大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