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柳生元和一直對所謂的經脈體系不以為然。 可是,明天就要按照《太玄靈飛經》的經脈理論來給人治病,自然今天就得先按照經脈理論來運轉內勁/先天一炁來試試。 說來容易,做起來也不難,柳生元和只用了一刻鐘不到,就完成了內勁的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周流搬運,無論體表的陽絡還是體內的陰絡,內勁都像是潮水般一漫而過,根本毫無半點難度。 可是,本應該嚴格按照經脈路線運轉的內勁,根本就沒有按照經脈走的意思,和以前一樣,從一個穴道匯集直接到另外一個穴道。 至于穴道之間是不是真的有經脈這種通道,內勁表示這完全不是事,有路就走路,沒路也能滲透過去完事,反正對于內勁來說,柳生元和體內,只要是內視能看得到的地方,到處都可以通行。 無奈的停下內勁運轉,柳生元和覺得似乎有哪里不對。 如果說經脈體系是假的,可按照自己的感覺,穴道確有其事;如果說經脈體系的確有效,那么在穴道之間,就應該存在一條正規的通道。 這條通道在哪里呢?柳生元和百思不得其解。想著想著,一句歌詞和一句話從腦海中蹦了出來——‘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既然歷代無數暗勁大師驗證了這套經脈理論,那么,在穴道之間的確是存在通道的。 至于剛才自己無法發覺這些穴道之間的經脈,很可能是自己的內勁性質過于清飄,在身體里無論走哪里都可以順利通行,就像飛鳥不會在意地面到底有沒有路徑一樣,反正能飛過去,誰還會在意地上有沒有道路? 想到這里,一咬牙,柳生元和從金縷衣中抽出一縷劍氣,沿著手太陽大腸經圖示路線,從大拇指和食指尖端開始,將這一縷劍氣貫入其中,通過手腕的兩筋中間,從小臂上行,通過肘部,沿著上臂外側通過肩膀,進入胸腔。 直到這里,柳生元和的劍氣運行都還算輕松,畢竟這些都是皮膚肌肉,柳生元和的洗練功夫早已將這些部位鍛煉的如鋼似鐵、堅韌無比,而且金縷衣的劍氣通道本身也貫通了這些地方,劍氣行走起來毫無難度。 而到了肩膀與胸腔交界的地方,如果按照一般的人體經脈圖中,手太陽大腸經就該上行以貫穿臉頰,通過鼻下的人中穴,到鼻翼兩側的迎**作為手太陽大腸經的終點。 可是,在《太玄靈飛經》中,手太陽大腸經在肩膀和胸腔交界處的缺盆穴處,卻一分為二: 沿著皮膚表層上行,是一條通向腦部的路線,這條路線柳生元和沒敢去走,現在他運行在經脈里的可是鋒利無比的劍氣,朝腦袋上走,是想找死嗎? 而另外一條在一般的人體經脈圖上,根本沒有標注出來陰絡路線,則是下行通向胸腔內部,經過橫膈膜,下達大腸為終點。 而這條陰絡,在胸腔處,有一支分支直連肺部! 肺部對別人來說不過是一個呼吸的器官,屬于五臟之一,別無特異之處,但是對柳生元和的意義卻是大為不同! 柳生元和的肺部可是他一身先天劍氣的源頭!一左一右,兩顆劍氣種子都還在肺部里面呢。 現在他凝練金縷衣劍氣的方式,是在每天晚上對著長劍吞吐劍氣,等到肺部劍氣積蓄足夠以后,就將劍氣從口鼻處吐出,這些離開肺部的劍氣會自然而然的吸附在他身邊,附著在皮膚上。 然后柳生元和再仔細的將這些劍氣慢慢通過皮膚毛孔吸入體內,納入金縷衣的循環周轉之中。 這等修行方式的效率先不去說它,劍氣中最精粹的一部分,都圍繞在肺部的劍氣種子周圍,根本就不會被吐出來,現在這些最精粹的劍氣都積存在他肺里呢。 雖然這些時日里,隨著對劍氣控制力的逐漸增強,柳生元和已經不太擔心肺部劍氣暴走,將自己內臟攪個稀巴爛,但是有時,他自己也覺得自己的修行方法可能有些不對——這怎么看這都不像是正常人的修行方法,倒有些像蠶寶寶吐絲結繭。 現在,柳生元和小心翼翼的引導著一縷劍氣,按著經脈圖上標明的路線,朝肺部輕輕的扎了過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