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在柳生元和的心靈中,發(fā)生開天辟地一般變化的時候,波仁多正陷入困境。 為什么他把自己創(chuàng)制的秘法稱之為——千輪百轉(zhuǎn)無憂樹? 無憂樹是波仁多創(chuàng)制這種靈魂秘法的最終目標,要想成就無憂樹,就要梳理自己的人生道路,無論是走過的,還是將要走的; 這還不算完,想要成就無憂樹,還得仔細體驗自己的每一個困惑和疑問,要無數(shù)次面對自己的詰問和質(zhì)疑。 自己是騙不了自己的,只有真正想明白,想通了,才能度過這個關口。 在三十多年的求學與修行生涯中,波仁多有過有多少困惑和疑問,就有多少個關口。 波仁多的學識更豐富,波仁多的社會經(jīng)驗更多,他見得更多,想的更多。所以,波仁多要想建立自己的無憂樹,面對的難題遠非柳生元和可比。 波仁多對于自己建立無憂樹的艱難早有預見,所以才將這種秘法,稱為千輪百轉(zhuǎn)無憂樹,意思是非得在自己的心靈中千百次的輪轉(zhuǎn)渡劫之后,才能完成這棵心靈之樹,而一旦這棵心靈之樹建立完成,從此心靈再也不會被任何外物迷惑,一切都明明白白,從此無憂! 無憂,就是沒有迷惑,對自己的過去迷惑,對自己的未來沒有迷惑,自然也就產(chǎn)生不了憂愁這種情緒! 慷慨赴死者,不會因為即將到來的死亡而憂愁,因為他已經(jīng)想明白了,死亡也是他自己的一種選擇,并不存在憂愁的理由。只有那種為逃避困難而自殺的懦夫,才會滿腔憂愁。 波仁多自從創(chuàng)立了這門秘法,數(shù)年來精心苦行,也才不過建立了一個骨干支架,當然這也是最困難的一部分,剩下的就是分析自己的每一個產(chǎn)生的念頭,將之融入自己的無憂樹體系中。 在波仁切和柳生元和的意志緊密接觸的時候,波仁多催動的心靈秘法,在柳生元和的心靈中同步產(chǎn)生了投影,雖然細節(jié)并不清晰,但是架構都在。 少年柳生元和的心靈相對于波仁多要簡單的多。 尤其是柳生元和的心靈中,作為一切念頭發(fā)源地的潛意識,并不是無主之地。 那里,沉睡著張明的靈魂碎片,柳生元和從嬰兒開始的一切下意識行為,其源頭就是張明。 所以,在柳生元和的心湖中,接收到了波仁多無憂樹結構模板的投影以后,順理成章的整理清楚了自己的人生歷程和未來方向,將之填入無憂樹的結構之中。 因為,張明就是這棵樹的根,就是這棵樹的源頭。而且在張明的靈魂碎片中,還記錄著柳生元和從嬰兒到少年的整個成長歷程。 得到波仁多創(chuàng)制無憂樹的架構模板之后,柳生元和幾乎是水到渠成的完成了自己的無憂樹!甚至他自己都不覺得有任何困難阻礙,一切都是如此順理成章。 當波仁多正苦苦守衛(wèi)自己的心靈防線,努力如抽繭剝絲般一一解決潮涌而來的無窮雜念時,一股昂揚振奮的斗志不知從何而來,帶動波仁多的心靈,鎮(zhèn)壓下此起彼伏的念頭,讓波仁多緩過一口氣。 “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mēi)吽( hōng)。” 口宣六字真言,從手段上來說,波仁多可不是柳生元和這種靈魂上的新嫩可以相比,只不過剛才實在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既然緩過這口氣,他就有相應的手段可以使用。 用六字真言統(tǒng)合心念,手結九大法印,心念寄托佛陀,觀想大日如來法身。 口宣真言、手結法印、觀想佛陀。 此乃口身意,三密合一之法,一瞬間,在波仁多的心界中,一尊大日如來法身橫壓天地,鎮(zhèn)壓下無窮雜念,還了他整個心界一個朗朗乾坤。 而在波仁多心界為之一清的那一刻,通過靈魂上的奇妙連接,他看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成就! 一棵枝葉并不算繁茂的無憂樹,矗立在清澈的心湖上! 這是柳生元和的心靈,在波仁多心靈世界中的投影。 —————————— 說起來神乎其神,實際上也沒啥稀奇。 這其實就是‘萬念化一念’之法。 比如說心中雜念紛紜,心如亂麻毫無頭緒,欲求心靜而不得,這時就可以拿出——一張數(shù)學卷子(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當全神貫注做題思考時,雜念就自然不翼而飛了。 說穿了,就是用一個念頭占據(jù)整個思維,自然就將其他念頭排斥出去了。 睡不著覺而數(shù)綿羊的方法也可以歸于此類,不過效果沒有做數(shù)學卷子那么好。 所以大家如果失眠可以起來學習,此真乃催眠良方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