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祝福or詛咒-《在港綜成為傳說》
第(1/3)頁
和港口遙遙相對的島嶼另一面,驚濤拍打懸崖立壁,海水千年萬載不知疲倦洗壁如鏡,壯闊景象如畫,配上西沉的黃昏,極具豪情之美。
在熱心路人的指引下,廖文杰來到此地,島嶼唯一一座神社,供奉著‘神明’役小角的石像。
原本島嶼上是沒有神社的,役小角的石像被供奉在位于峭壁山巖的洞窟之中。
大約是太平洋戰爭結束后的某個夏天,駐守此地的美軍將洞窟內的石像丟進了大海,這一幕恰巧被志津子看到,作為一名虔誠的信徒,志津子記下巖石的位置,后與青梅竹馬下海打撈,使得石像重見天日。
失而復得之后,島嶼上的信徒出資修建了神社,也就是說,這座神社追溯歷史,建成時間并不長,不到五十年。
日落,神社關門,廖文杰順著石階走入長院,一眼掃過,便將這座占地不大的神社收入眼底。
抬手拂過節操堪憂的銅鎖,咔嚓一聲脆響過后,他推門走入正殿,看到了被供奉的石像。
半人高,雕刻簡單,輪廓可見是個雙手合十的白胡子老者,因為信徒們虔誠的愛,花團錦簇,身上纏著紅綢布,看起來就很喜慶。
廖文杰瞄了一下就沒再看第二眼,假的,高仿都算不上。
十有八九是有過一次經驗,害怕石像再次被人扔進海里,所以擺了個仿制品視人。
至于真品在哪,這一點難不倒廖文杰,走到石像身后,暴力掀開地磚暗門,順著石階走了進去。
黑暗過道中,他雙目泛起紅光,將兩邊壁畫看了個清楚。
記載役小角生平事跡的文字,段落之間有幾張配圖,除去大吹特吹的部分,余下寥寥幾百字還是挺客觀的。
一千三百年前,舒明天皇六年,役小角出聲,他身具霓虹皇室血脈,自幼有神童之稱。
役小角少時皈依佛教,于深山之中尋得‘般若心經’和‘孔雀明王經’,三十歲咒術大成,得降妖伏魔的強大法力,收服前鬼、后鬼兩位雙花紅棍,有仙人之能。
當時的霓虹,僧人足不出戶,在政府的庇護下死守寺廟研究經書。
在這自娛自樂的安寧之下,役小角主張苦行,修行時跋山涉水,不忘降妖除魔,就此開創了一個新的佛教宗派——修驗道。
一個有慈悲心的和尚,腳踏實地,勤勤懇懇搭救眾生,在一片稀爛的霓虹和尚圈,簡直就是活佛轉世,故而立即收獲了無數信徒。
役小角身具皇室血脈,在民間威望極高,天皇對此非常不爽,認為役小角有想法。
因為打不過,天皇便派人抓走了役小角的母親,迫使他屈服就范,并將他流放到了伊豆半島。
在和伊豆半島隔海相望的大島上,役小角見此地民眾生活疾苦,便傳授了先進的漁業、農業等知識,又收割了一大批信徒。
這也是島嶼上,人們世世代代對役小角崇拜的原因,民以食為天,役小角給了他們生存的希望,他就是這座島上的神明。
再之后,霓虹各地災變頻發,民間流傳,是役小角的神力所致,他對自己的流放遭遇十分不滿。
一陣暗流涌動的政治斗爭過后,役小角得到大赦,離開了伊豆半島。
記載中,有關役小角的政治斗爭并沒有結束,大赦只是天皇迫于壓力的讓步,仍舊視他為眼中釘。
役小角不堪其擾,帶著母親離開霓虹,去大唐定居了。
幾十年后,大唐那邊武則天執掌天下的時間段,海上飄來了役小角的石像,人們便將其供奉在山崖的修行洞之中。
斗轉星移,石像有過一次被填海的經歷,虔誠信徒志津子將其打撈送回,神社修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邑县|
邛崃市|
安乡县|
济南市|
高密市|
汝南县|
翼城县|
哈密市|
韩城市|
宁陵县|
兴城市|
大英县|
枣庄市|
日喀则市|
定南县|
乃东县|
四平市|
渑池县|
宜川县|
丰原市|
鄂伦春自治旗|
梁平县|
门源|
公主岭市|
北海市|
元阳县|
桃江县|
南华县|
会昌县|
金川县|
弥渡县|
甘谷县|
高尔夫|
牙克石市|
武冈市|
安远县|
松溪县|
沽源县|
馆陶县|
班戈县|
淅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