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 備戰-《新順1730》
第(1/3)頁
“守常練兵已成,可喜可賀啊。若非我親眼所見,豈能相信這世上會有如此陣法?都說武侯練兵,以變陣為上,必要訓練有素。這大概便是武侯所言的‘有制之兵,無能之將,不可敗也,無制之兵,有能之將,不可勝也’之意。”
看著一排排的軍陣,李九思心中頗為贊嘆,以為這樣的軍隊足以稱得上強軍了。
劉鈺卻道:“武侯練兵,非小子所能及萬一。武侯時候,有騎、弓、弩、槍、刀、甲各類兵種。其陣法多變、何等復雜,實非后人所能練出的。我不過是取巧而已,所編之兵,只有一種兵器,遠近皆可用。武侯若得,所練之兵、所編之陣,必強此百倍。”
兵法都是相通的,雖然劉鈺一直吐槽武德宮學的東西古怪,但他所吐槽的也只是武德宮學的兵法是該元帥將軍學的。
到了李九思這種段位,對兵法的理解已經到了一定的地步,自然對劉鈺的話大為贊同。
的確,諸葛武侯善于用陣,而那時候兵種繁多,要把不同的兵種編練成陣何其困難?
大順取天下之時,太宗皇帝就曾說過,大順所擅著,不過就是化繁就簡,淘汰了各種亂七八糟的腦洞,整合成了火繩槍加長矛陣的軍制。
現在劉鈺更精簡了一步,連火繩槍和肉搏兵的配合都扔了,陣法也就更容易了。
陣法容易了,變陣也就更快,也就更容易。
武侯時代,各種兵種配合結陣,少說也得訓練三五年方可用。而現如今,可能只需要三五個月,因為要學的陣法就那么幾種。
劉鈺對作戰有自己的一套看法。
“作戰,當然要講陣法,只是陣法要與時俱進。譬如這空心陣,是結大陣好?還是結小陣好?”
伸出手指著大海上咆哮而來的浪頭,將海浪比作了敵人的騎兵。
“若結大陣,則如海灘,敵人的騎兵必是要沖撞上來的。”
“而結小陣,則如礁石,敵人的戰馬會很自然繞開方陣從孔隙里穿行而過。即便沖開了一個小陣,也于大局無害。”
“軍團級的大空心陣當然也有其好處,營級的小空心陣做棋盤陣,也有其壞處。”
“若諸葛武侯練兵,定然可以練到大小結合,若如棱堡。大陣為基、小陣為角。又能迅速將方陣拆開,列位橫隊。”
“我是沒有這樣的本事的,只能說做個啟迪,或許日后會有戚武毅那樣的人物,把新槍械下的陣法演練的出神入化。”
李九思看著海浪,思索劉鈺的這番話,許久點點頭道:“守常所言,大有道理。陣法無常,與時俱進。我看了守常編寫的兵書,教的都是所以然,而非然。至于其余兵書,不過都是教你如何列陣,卻不教為什么要如此列陣。”
劉鈺笑道:“這和武德宮里學武經七書是一樣的道理,雖不過位列校尉,卻希望日后為將帥。知道怎么列陣,那是校尉;知道為何要如此列陣以求改進,是為將軍。陛下命我練兵,要練的不是一支劉家軍,而是京營一軍。日后還是要其余人都能操練的。”
李九思見劉鈺知道進退,說的清楚,本想著提醒劉鈺一兩句,此時看來也無必要了。
海浪的轟鳴聲中,李九思神色再度憂慮起來。
“守常啊,化繁就簡,花隊變純隊,這正是歷朝歷代夢寐以求的事。若武侯得此帶刺刀的自生火銃,他也不會去編練那么復雜的軍陣了。只是……莫非西洋人如今的陣法,都已達成這種程度了嗎?”
行家所見,可知深淺。
聽出來李九思語氣中的恐懼和擔憂,想著在海軍的事上已經嚇了一次了,這一次便不用了,還是讓其放心的好。
“國公放心。所謂會通中西,以求超勝。某所練之兵,至少在陣法的理解上,勝過西洋人一籌。”
他這并不是胡說,也不是自大,而是戰術體系的變革脈絡。
七年戰爭中號稱最能打的普魯士,也一樣在俄國潮水一樣的騎兵上吃了癟。一些土爾扈特人在東歸之前,還在東普魯士柯尼斯堡轉了一圈,也算是蒙古人最后的驕傲了。
要不是漢尼拔的干妹妹忽然死了,換了個普魯士腦殘粉上臺,腓特烈二世就得上吊了。
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就是那個時代太強調橫隊對射,變陣的速度實在太慢。俄國的土爾扈特人、哥薩克等騎兵實在太多。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越西县|
龙胜|
海城市|
延寿县|
瑞安市|
大名县|
波密县|
虞城县|
黑龙江省|
芜湖市|
镇雄县|
白沙|
孟州市|
广河县|
闸北区|
治多县|
渭源县|
吉林省|
玉林市|
凤翔县|
论坛|
龙井市|
奉新县|
深圳市|
浦县|
年辖:市辖区|
时尚|
铜川市|
汨罗市|
垫江县|
邛崃市|
安图县|
边坝县|
通许县|
桐乡市|
五峰|
子长县|
池州市|
香港
|
临桂县|
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