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到了十二月初,劉鈺剛回京城幾天,京城的官場里就炸開了。 做了不到四個月龍禁衛的劉鈺,要被外放了! 皇帝有令,新增一營兵,號青州軍,隸屬于京營中吉營。 劉鈺為練兵使,這是個臨時的職官,并沒有給劉鈺名正言順的青州軍執掌權,而是只給了一個練兵的職事。 除了這個職事,劉鈺還有兩個奇葩的職務。 一個是奴兒干都司宣撫副使,這也不是個什么真正的官職,更像是一個臨時性的差遣。 奴兒干都司不是前朝的奴兒干都司,松花江府兵不歸于大順的奴兒干都司,折沖府的府兵劉鈺也沒有任何的調遣權。 聽上去好像這個奴兒干都司宣撫副使的職務,就像是一個去奴兒干都司收收貂貢的差事。 奴兒干都司大倒是大,只可惜并沒有幾個人,不要說縣衙知府,連駐扎的府兵折沖都沒有,朝中都知道那里就有一群使犬的部落。 另一個是靖海宮官學督辦使,朝廷要開辦一個和武德宮平級的官學。 武德宮官學的“校長”,是皇帝,不像國子監還有祭酒,武德宮里只有副職管事,正職一種空著。 這新開的靖海宮官學,似乎也要走這個路子。劉鈺就是個官學督辦使,聽起來也就是管管校舍之類的。 總之這三個職務,都很奇葩。 說是外放,也不盡然,正常的外放是做游擊、副參將之類的正式官職,劉鈺這三個只有職沒有官,完完全全的臨時性差遣。 劉鈺真正名正言順的官,還是那個三品的龍禁衛。 前兩個職務,沒有引起什么太激烈的討論。 奴兒干都司那地方,窮到尿血,苦寒到寧可去十八層地獄,誰要是被安排到那去,簡直就等于是流放。 那里唯一值錢的,就是貂貢。 然而貂貢是獻給皇帝的,每年都有定額。 這又不是去朝鮮宣撫,去趟朝鮮宣撫,那是美差,天使一到,那還不得拿出幾萬兩銀子表示表示?前朝有官去朝鮮,朝鮮修路鋪橋以示尊重,天使大手一揮,橋不用修,把修橋折算的銀子給我們就行了,過河我們自己想辦法,還給你們打個七折,兩全其美,豈不美哉? 奴兒干都司這種地方,可就沒這個待遇。 北疆一戰,奴兒干都司諸多部落盟誓朝貢以換取保護,皇帝也是給了一個“走個形式”的貂貢數量,每年少得可憐。 再說就算去了那,各個部落也不用銀錢,想像去朝鮮那樣摟錢是摟不到的。 另一個職事,青州軍練兵使,也沒有任何大臣反對。 本身,勛貴和龍禁衛,就有練兵的權責。 正常來說,練兵歸勛貴和禁衛,調兵歸兵政府,任將歸天佑殿但實際上是皇帝。 龍禁衛本身就有監督訓練京營的職責,皇帝又露出了打準噶爾的意思,增加一營兵沒什么問題。 至于說青州軍的名號,皇帝都不在意,大臣們自然更不在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