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也讓他意識到文化知識的重要性,即使他能給一幫兄弟們重要的職位,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身上的弊端就會被無限放大了。 或許,建國前期還不是很明顯,因為大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大家也都是從艱難時期走過來的,誰也不會說什么。 但他們共和國不可能永遠停在原地,他還有著一系列的計劃還沒展開,所以,他不能讓團隊內部拖延了前進的步伐。 所以他回到蓉城后,才會如此積極的招聘人才,也是想通過這次選拔,能多為國民政府錄用一些輔助型的人才。 雖說這次來參選的人數看著不少,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并不多,很多都是半吊子,自認為有些底子就盲目自大。 筆試倒是好通過,但在面試的時候,那就有些不盡人意了,詢問他們假如被錄用了,他們準備怎么開展部門工作,或是對于部門的建設有什么好的暢想? 結果,很多人就開始各種吹牛逼了!要是現場有牛,以那些人的嘴力,肯定都能把牛吹上天了。 甚至很多人對于應聘崗位的認知都不清楚,概念很是模糊,自然就說不到點上了。 所以,最終他們選出了十五個想法還算比較新穎的人選,雖說有些答案也不是盡人意,但起碼這些人敢說敢想。 這樣的人選才是他們國民政府需要的,而對于那些有才學,但在其他方面卻不是很靈活的人,就選做了公派出國留學的人選。 所以到現在,他還是很缺乏人才,特別是能寫能說,腦子還靈活的文人。 原本閆澤還有些失落的,畢竟他對這次的公開選拔報以了很高的期待,卻沒想結果卻有些不盡人意。 而眼下卻是應了那句詩: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缺人,這人才就送上門來了。 剛才聽到韓心悠講述她家的事情時,他就覺得韓家應該是有真本事的人家,就沖著他們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就能看出這家人的家教涵養及文學修養的高度。 特別是聽到韓心悠竟有五個學識不錯的兄長時,閆澤感覺自己看到了人才在向他招手。 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太及時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