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一章 大移民與戶籍制-《我要做駙馬》
第(1/3)頁
雖然已經是春天,但越往北越感覺冷,特別是早晚時分,小風一吹都能冷到骨子里,李節穿著朱玉寧給他做的衣服,雖然樣式不太好看,穿著也不太舒服,但卻十分的暖和,足以抵擋早晚的寒風。
李節坐在車窗前,看著官道兩側的農田陷入到沉思之中,現在他們已經進入到河南地界,雖然明朝時期的河南與后世河南的行政區域有些差別,但大體上還是一致的。
提到河南,李節最先想到的就是中原大地,另外李節記得在他上中學時,課本上明確的寫著,當時河南是全國唯一人口過億的省份,當然后來被廣東超越了,但河南的人口數量依然排在第二。
要知道李節上中學的時候,改革開放才沒多久,各省份的差別也不是很明顯,而河南的面積并不大,在各個省份只排在中下位置,如果只看地圖,估計很難想像小小的河南竟然能養活一億人。
但事實就是事實,河南之所以能養活那么多人,是因為河南真的有養活這么多人的資本,相比別的省份,河南境內大部分都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再加上氣候適宜、土地肥沃,導致這里的糧食產量很高,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最大的糧食產地。
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比如在后世時,河南就被定位成一個農業省,耕地的面積有嚴格的紅線,導致工業受到極大的限制,所以后世河南的經濟發展不太好,雖然總體排在第五,但人均下來就很低了。
而在古代的農業社會,河南雖然看起來占據了很大的優勢,但這種優勢也帶來一種詛咒,那就是每當戰亂之時,河南的平原根本無險可守,四方的軍隊可以隨時殺入河南境內,而河南又是糧倉,自然被不少人視為肥肉,引來無數的軍隊在這里廝殺爭搶,百姓們也頻頻遭受戰亂之苦。
比如以現在為例,當初的元末戰亂,導致河南的人口大減,老朱統一了天下后,曾經統計各地的人口,其中河南的總人口竟然只剩下一百八十九萬,北邊的河北也沒好到哪去,人口與河南幾乎相等。
相比之下,旁邊的山西卻有四百多萬的人口,比河南與河北加起來都要多,主要原因就是山西境內多山,亂兵很難進入山西境內,而且就算是殺進山西,百姓也能到山上躲避,所以土地貧瘠的山西才能保留那么多人口。
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下,老朱才開啟了轟轟烈烈的明初大移民,將山西的居民移居到中原地區,據說前后一共有十七次,而且一直到朱棣當政的永樂年間才停止,前后持續了四十多年,遷移總人數更是達到百萬以上。
雖然在后世看來,百萬人口的遷移并不算什么太難的事,但對于古代社會來說卻極其困難,因為這時交通落后,只能靠人的兩條腿步行,另外還有物資的匱乏,再加上鄉土觀念更重,使得百姓也不愿意遠離故土,更讓移民之事困難重重。
不過老朱對移民的事卻十分強硬,他先是把山西的百姓編入軍戶,再以調集軍隊的名義將這些百姓遷移,為了防止移民在路上逃跑,更是將他們綁住雙手連成一串,這些百姓想要大小便時,只能讓看守的人解開雙手,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詞,甚至直到后世,河南等地的人依然稱上廁所為解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州市|
晋城|
丹寨县|
富宁县|
泸溪县|
通榆县|
务川|
咸阳市|
应城市|
虹口区|
景泰县|
剑河县|
霍邱县|
平塘县|
昌吉市|
永定县|
云阳县|
云林县|
富民县|
杭锦后旗|
略阳县|
临猗县|
梁山县|
綦江县|
衡东县|
仁寿县|
金堂县|
武宣县|
平凉市|
西畴县|
大悟县|
海门市|
多伦县|
海宁市|
前郭尔|
霍林郭勒市|
新乡市|
奉化市|
中西区|
敦煌市|
永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