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夜論三策-《太平異人錄》
第(2/3)頁
“大人”
青年儒士以及眾人紛紛喚道,今日禮曹府所在的所有人是生是死,就等陳渭南的決定了。
陳渭南一咬牙,眼神變得凌厲起來,掃視了在場眾人一圈。
“走,今夜就走。趁著高濟羅這邊沒反應過來,我們今夜就分批出城。然后在十里亭匯合。”
“諾”在場眾人齊齊抱拳。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可接下來能不能活著出城,又活著回到大夏就成了擺在所有人面前的一個新的問題。
見眾人離去,喚做李文若的年輕儒士對陳渭南說道:“圣人若聽渭南兄之計,我等今日何至于如此狼狽。”
“既然事以至此,文若也不必過于掛懷。我剛才只是感懷我大夏數百年在高濟羅之基業毀于我手。時也!命也!”
“渭南兄,今后有何打算?”
陳渭南搖搖頭,無奈道:“如今如此狼狽的離開,回到大夏也是禍福難料。文若可有計教我?”
“渭南兄,不瞞你說。當初你為朝廷獻處置高濟羅局勢上、中、下三策時,我已經在思考退路。如今朝廷外戚、閹豎當道,圣人言路不通,清流黨人亦只會誣陷政見不一之人。大將軍李光弼因言而獲罪,被鴆殺而死就是前車之鑒。”
“文若知渭南兄有匡扶社稷之心,力挽天傾之志。但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文若不才,同樣為渭南兄備有三計。其中兩計或需渭南違背本心,或許渭南兄忤逆朝廷。兩計之外所剩一計最為穩妥,不需渭南兄忤逆朝廷,也不需渭南兄違背本心。不知渭南兄想聽哪一計?”
“文若說得對,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我等為圣人、為天下蒼生謀福祉,自是問心無愧。縱然有逾越違心之事,將來若留下那千古罵名,我陳某人一人擔之。文若你只管放心講。”
李文若見陳渭南如此回答,不禁撫掌大笑道:“渭南兄有此擔當,有此決心何愁大事不成。”
“渭南兄,我這三策也是效仿你當時為圣人所獻高濟羅三策,分為上、中、下三策。你想先聽哪一策?”
陳渭南攤手道:“文若但說無妨。”
“渭南兄族叔如今仍在圣人身邊任職,又身兼汝潁黨魁,雖與清流黨人政見不和,但更與閹豎勢同水火。只是陳夫子為人耿直,身邊缺少一信得過能合縱連橫之人。渭南兄身為陳夫子族侄即非汝潁黨人,又與清流黨人尹伊有同窗之情。正是這個合縱連橫之人的最好人選。到時內聯清流黨人,外求援于北武州、西涼諸將。里應外合清君之策。誅外戚殺閹豎。則天下可定。”
“此策弊端在于,清流黨人喜高談,難行實務,與之合作亦福禍難料,恐大事未成就已多生事端。此外邊塞諸將心思難定,若駕馭得當則為外援,若駕馭不當則為虎狼,輕則傷人,重必噬人。到時渭南兄以及圣人就真的成了池中之鯉,籠中之雀。故此為下策。”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沛县|
金沙县|
久治县|
河间市|
闽侯县|
双桥区|
临澧县|
临城县|
博罗县|
酒泉市|
梨树县|
台州市|
桂平市|
南宫市|
武夷山市|
麦盖提县|
惠东县|
林芝县|
卢龙县|
五家渠市|
渑池县|
罗江县|
河东区|
台北市|
莎车县|
武安市|
五家渠市|
安龙县|
禹州市|
靖宇县|
垫江县|
桂阳县|
昌宁县|
营山县|
康定县|
成武县|
昌江|
天峨县|
行唐县|
马尔康县|
莲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