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自從胡小英將梁健千辛萬苦從四川帶來的證據材料交給市長宏敘之后,便沒了下文。 梁健原本以為,回到鏡州之后,市委組織部的人還會找他。一般情況下,被市委組織部抽調進入考察組的縣區干部,會負責考察材料的初稿,市委組織部再在初稿基礎上進行修改。寫稿子,初稿是最繁瑣、最累人的,初稿出來了,領導再做些修改、提些意見,這個稿子就像樣起來了。寫初稿的人,往往有個錯覺,就是領導的水平比自己的高,因為領導修改過的材料明顯比初稿拔高了一個層次。事實上,寫初稿的人忽略了一點,領導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提出意見,立足點本就拔高了。 這次市委組織部卻一反常態,沒有讓梁健寫考察材料初稿。梁健心想,考察組長楊小波,肯定是對自己不信任,才沒有將考察材料交給自己。不寫材料,少一份活,對梁健來說,也不是什么壞事,落得一個清閑。 只是,經過了四川的波折,雖然算不得九死一生,也算是死里逃生,無論如何,對考察的情況,總是心有掛礙。某些瞬間,哪怕是忙著手頭的工作忽然抬頭時,在四川天羅的一些情景便會倏然而至,特別是那一晚那輛飛馳而去的越野車,躺在醫院里昏迷不醒的嵇升,還有曾倩水靈靈的黑眼睛里對真相的渴望。想到這些,梁健便忍不住想去胡書記那里探探口風,但最后還是打消了這念頭。畢竟,胡書記交給他的任務,只是如實反映考察人員情況,而他將掌握的材料交給了領導,也算是圓滿完成了任務。至于翟興業最終是否得到提拔,那些不可告人的勾當最終將如何處置,這是市委常委們關心的事情。若是他問的太多,倒反而是逾越了。 不過,不負責考察材料的撰寫對梁健來說,除了清閑之外,還有一層好處。那就是他可以給金凱歌一個交代了。對梁健來說,金凱歌也算是他最艱苦歲月里的領導和戰友,無論從個人情感還是從官場利益考慮,梁健都不想得罪他。為了翟興業的事,金凱歌曾放下身段兩次給梁健打招呼,當時在天羅,梁健也不是不猶豫的。最終,他還是撇開了個人情感,選擇了追求正義和真相,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只是,想起金凱歌,他多少有些過意不去。如今不負責考察材料的撰寫,倒是可以含糊的有個交代,梁健給金凱歌發了一條短信,講了有關情況。金凱歌回復:既然不寫考察材料,那也沒有辦法,但還是感謝。 人情是一種很微妙的東西,有時候,你辦不到人家托付的事但能給人家一個委婉的解釋,只要人家體味到你對他的尊重,人家也是可以理解的。 市委常委會還是以市委組織部準備工作能夠承受的最快速度舉行了。由于考察組沒有提出考察對象不適合提拔任用的情況,援建指揮部指揮長翟興業的提拔任用,被提上了方案。市委組織部就整個方案進行了匯報,重點就對鏡州市對口四川省天羅鄉援建指揮部的考察情況進行了匯報。匯報之后,市委書記譚震林抬頭看了看在座常委:“援建指揮部不容易,這近兩年的時間,都在四川天羅負責援建工作,可以稱得上在艱苦地區、困難條件下經過了歷練,圓滿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給的援建工作任務……對這樣經過組織考驗、重大工作考驗的干部,我們一定要以提拔任用的形式,給予鼓勵,要以放到重要崗位的辦法,給以激勵,讓他們回來后,為鏡州市的發展做出更加積極的貢獻。這批干部里面,重點就是援建指揮部的干部,比如指揮長翟興業,就是比較突出、比較優秀的一位……現在,請各位常委看看,有什么意見……” 其他常委都說了幾句,剛才市委譚書記講得已經比較具體,基調定得也很明確,大家手里也沒有什么不適合提拔任用的證據,因此就都說“同意”、“沒有意見”、“該提拔任用”之類的話。 只有市長宏敘一聲不吭,板著臉。市委書記譚震林看到宏敘的樣子,知道他可能因為要提拔翟興業、免去榮威職務而不爽,心里就不由暗暗得意,語調輕松的問道:“宏市長,你有什么看法嗎?如果沒有意見我們就一致通過對這波干部的提拔任用。” 宏敘從筆記本下面,取出一份材料,往桌子中央重重一放道:“看法是沒有。但這份材料大家應該看看,我們一些被認為經歷過艱苦環境鍛煉的干部,背后到底在干些什么傷天害理、男盜女娼的事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