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下午近兩點,有一位娛樂記者發了一篇據說是內幕消息的報道,揭露言非凡和阿依慕的認識過程。 該報道指出,不久前,阿依慕旗下的簽約演員曲志,在準備一部戲的過程中發生了意外,造成面部嚴重毀容。 說到這,還配發了幾張曲志滿臉包扎著染血紗布的圖片。 報道接著指出,阿依慕輾轉聯系到言非凡醫生,請他給曲志做整容修復手術。 這個過程中,阿依慕和言醫生相互認識,并成為了不錯的朋友。 該作者還指出,曲志已經由言醫生主刀做完了更進一步的整容手術,當前正在濱海大學附屬醫院住院恢復。 隨著這則報道的發布,下午就有不少娛樂記者,還有阿依慕的粉絲,前來附屬醫院進行核實。 他們還真的在附屬醫院小紅樓找到了臉上還包著紗布,拒絕采訪的曲志。 他們想要尋找言非凡,詢問他與阿依慕具體的掐關系時,卻發現找不到這個家伙。 這些人不知道的是,言非凡正在腦外科的會議室,參加次聲波共振刺激試驗療法的第二期人體試驗的工作總結。 邱閣醫生,神經內科陳伯於主任,還有來自百寧醫院的余佑淦醫生,分別就各自近一個月的次聲波喚醒工作,做了詳細總結。 等他們做完如同匯報一樣的總結,看著陳主任和余醫生投過來的目光,言非凡算是明白了,他被拉來參加會議的原因。 他們負責的小組,喚醒效果不如預期,兩組各十一人,只分別蘇醒了四人和五人。 這個喚醒成功率,不僅不能與第一期的百分之百成功率差距甚遠,還遠不如邱醫生負責的小組。 她的小組,可是從十一人喚醒了七人。 這幾個家伙,或許自私的認為,言非凡和邱醫生暗自藏了一手。 這讓言非凡暗自不屑。 他和邱醫生真的是毫無保留的做了操作技術和試驗數據的全面公開。 他們兩組的喚醒效果不太好,言非凡看來,純粹是他們因為小心思,參雜了個人太多的理解和操作。 當然,言非凡也不能說,他們是錯的。 畢竟他們的工作經驗,尤其在深度昏迷患者的醫治方面,要遠超言非凡和邱醫生。 再者說,試驗療法之所以稱之為試驗,就需要進一步完善,驗證多種可能和途徑。 言非凡和邱醫生之前做的有效,不代表其他的改變,不能產生更好的效果。 只是,陳伯於主任和余佑淦醫生通過實踐證明了,他們夾雜了各自經驗和理解的修正,效果不怎么好。 言非凡沉吟片刻,說:“你們想要的,我了大概能猜測到!” “正好,我又接了一位年僅十六歲,昏迷了四個多月的深度昏迷患者,本打算讓邱醫生替我接手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