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二天,言非凡還和以前一樣,在早上七點之前就來到了急診科工作。 只不過,今早上發生了一件讓言非凡,還有急診科全體醫護人員心有余悸的事件。 七點二十四分,救護車送來一位類似癲癇發作的無名患者。 醫護人員把這位患者轉送進急診大廳,就在準備對他進行檢查和救治之際,急診科當班負責人朱海峰主任醫師察覺到這位病人的癥狀,有些不對! 他當即發出了提醒和警告。 患者可能是狂犬病發作。 人在得了狂犬病,是有可能造成人際傳染的,但必須是在狂犬病出現臨床癥狀之后。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狂犬病的發病機制。 狂犬病毒感染人后,首先是在傷口周圍進入周圍神經末梢,通過周圍神經再逐步進入中樞神經。 在這個階段,人不會發作狂犬病的癥狀,還處于狂犬病的潛伏期。 這個時候,人的唾液中不含有狂犬病毒。 所以即使咬人,或者唾液沾染到其他人的傷口,也不會造成狂犬病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只有當狂犬病毒通過周圍神經進入中樞神經,并進行繁殖之后,也就是在大腦中進行繁殖,這時候才會出現相關的臨床癥狀。 與此同時,病毒才會進入到唾液腺之中,分泌在唾液內。 所以當出現臨床癥狀的時候,才具有傳染性。 近二三十年,隨著醫療衛生條件的提升,狂犬病疫苗的普及,使得狂犬病發作患者越發罕見。 這也讓救護車急救人員,和急診科的醫護人員有些麻痹大意了! 在朱醫生的提醒下,幾位醫護人員立時做好隔離防護措施,對這名高度懷疑狂犬病發作患者進行抽血檢查,并進行隔離觀察。 再經過朱醫生和幾位經驗豐富的醫生,臨床會診之后,一致確認。 這人就是狂犬病發作,而且還是發作晚期。 當下,那一輛運送患者回來的救護車,被緊急召回,將會進行全面的消殺處理。 救護車上的工作人員,還有與患者有過接觸的急診科醫護人員,將會接種狂犬疫苗。 同時,急診科通知了醫院的傳染科。 傳染科的工作小組,將會在社區民警等部門配合下,對患者身份、家庭和工作住址,還有患者病情發作的地點,進行詳細的調查。 尋找患者可能的密切接觸者,做預防處理。 今早上,言非凡和往常一樣,一直在隔間忙碌,對這位狂犬病患者沒有直接和間接的接觸。 但這件事,也給他了一個重重的警示。 醫生每天要面對許多情況不明的病人。 嚴格遵守醫院的各種規范程序,時刻做好個人防護,是對病人,也是對自己最大的負責。 上午十點十分,言非凡和余蘇葉正在秦穎醫生的指導下,做復雜創面的毛細血管處理,忽然聽到了輕輕的敲門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