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目前為止,于吉還并未斷言丘穆公墓就一定在這幾座山巒之間。 因此吳良腦中所想的“巧合”,也依舊還是無根之木,尚且需要多方驗證。 “既然如此,咱們便不去諸葛府了。” 吳良隨即暫時將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擱置一邊,又與二人策馬疾行。 如此很快便確定了這附近視野最好的觀測點,又尋得一條完全不必經過諸葛府便能夠上山的路,隨后三人將馬匹拴在山腳下的一處密林之中隱藏,步行向山巔摸去。 途中。 “公子,你的本事真是越來越令老夫欽佩了。” 于吉忽然頗為感慨的對吳良說道。 “老先生又從我身上看到了什么厲害之處?” 吳良奇怪地問道。 貌似這段時間他根本就沒做什么值得欽佩的事情,也沒說什么比較裝X的言論,于吉為何沒由來的發出這樣的感慨? “公子莫要謙虛,你雖總是自稱為一個不太靈光的乩童后人,但起乩的本事恐怕早已登峰造極。” 于吉不無羨慕的說道,“老夫記得,公子剛到鄧縣便起了乩相,乩相中還出現了諸葛玄這個素昧蒙面的人,那時公子便預感此行必定會與此人發生一些事情,如今看來,若此處正是丘穆公墓所在的話,正與公子此前起乩之后的預感契合……這本事便是放眼天下,恐怕也無人能出公子之右啊,公子又何必謙虛?” “呃……” 吳良這才想起,他剛到鄧縣命人出去打探諸葛玄的消息時,確實用“莫名起乩”的理由搪塞過于吉,想不到這老童子居然當了真。 “既然此人早已出現在了公子的乩相之中,倘若此處正是丘穆公墓所在的話,公子恐怕便不得不防了。” 于吉接著又凝神分析道,“老夫以為,此人必定與丘穆公墓脫不了干系,若非鎮守此處的守墓人,那么便極有可能是掩人耳目的盜墓賊,再不濟也是有可能即將成為公子阻礙的人,公子若是不想徒添意外,最好給他來個先下手為強!” “嗯……你說的有理。” 吳良微微頷首,表示認同。 于吉如此分析的根據,主要便是吳良的“乩相”,在他看來那“乩相”便是一種來自上天的警示,絕對不會含糊。 因此哪怕不用確定丘穆公墓的位置,也很有必要對諸葛玄做些什么。 而吳良卻很清楚,他哪里是什么乩童傳人,只不過是一個熟知歷史的穿越者而已,不過……這從某種層面上說,確實可以算是上天的警示,甚至比上天的警示還要準確,還要細節許多。 但歷史上可沒有說過諸葛玄還有什么秘密身份。 更加不可能寫明他與吳良這個穿越者之間將會發生什么事情。 所以,吳良還不能妄下定論,尚需進行一些驗證。 首先第一步便是搞清楚這地方究竟是不是丘穆公墓所在,這是一切推論的基礎…… …… 如此歷經半個多時辰,一行三人終于成功登頂。 于吉自典韋背上爬下來,先是籠統的環顧了一下四周山勢,而后又自隨身攜帶的小包中掏出羅盤仔細比對了半天。 “不會錯了,丘穆公墓就在這里,絕對錯不了!” 于吉一臉驚喜的看向吳良,指著附近的山勢極為肯定的說道,“公子請看,‘尖秀方圓當面起’,說的便是這座山麓,乃是極佳的朝砂,公子再請看,‘筆架眠弓并席帽’,說的便是這座山麓,簡直與《齊史》中的記載一般無二!” “我記得老先生曾說只要到了地方,便可將陵墓入口算得分毫不差,如今老先生可看出了陵墓入口所在?” 吳良心中也是驚喜的很,連忙又追問道。 “哈哈哈,那是自然。” 于吉當即挺起胸來,捋著胡須一臉臭屁笑了笑,這才又指向山腳下的一個地方說道,“公子可曾看到那處山坳,山坳之中有一條溪水,溪水再往南近五十丈的地方有兩棵粗壯的柏樹,老夫斷言,丘穆公墓的封口之處定是在那兩棵柏樹之間,公子若是不信,只需命人使用洛陽鏟一試便知,絕不會錯!” “我怎會不相信老先生的話,只不過……” 吳良卻又微微皺起了眉頭。 因為于吉所指的地方距離諸葛家略微有那么點近,吳良目測直線距離應該不會超過一里地,而且正在諸葛家的“后院”之中。 不到一里地就是不足500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