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過后來,于吉也沒落得一個什么好下場。 據史書記載,于吉一直在南方傳道,后來到了吳會(今江酥省酥州市),“設立精舍,燒香讀道書,制作符水以治病,吳會人多事之。” 后來公元200年,也就是距今大概6年后。 小霸王孫策大會賓客于郡城門樓上,于吉卻穿起華麗衣服,攜一漆畫的木箱子從樓下走過,諸將賓客中竟有三分之二的人下樓去迎拜他。 孫策當時就怒了,命人將于吉抓了起來。 結果信奉他的人都使婦女入見孫策的母親求情,就連孫策的母親也替于吉說好話。 不料這么一來反倒被更加激怒了孫策,認為“此子妖妄,能幻惑眾心,遠使諸將不復相顧君臣之禮,盡委策下樓拜之,不可不除也。”, 又直接命人把于吉給殺了。 不過在這之后發生的事反而更加玄乎。 據說于吉死后,有人認為他罪不至死可憐他,便將他的尸首藏了起來,結果第二天起來竟發現尸體消失的無影無蹤。 同年幾個月后,孫策便被人刺殺身亡…… 有人說這其實是于吉索了孫策的命。 孫策殺掉于吉之后,每每一個人的時候,就能看于吉站在身邊怨恨相望,故而總是嚇得失魂落魄,這便是于吉在向他索命! 所以于吉這個人,還是有那么點神叨的,只是具體有多神叨,就不得而知了。 “公子此言差矣。” 見吳良聽過他的名字,于吉的眼睛頓時明亮一些,捋著幾乎及腰的胡須微微搖頭笑道,“那書并非《太平經》,而是叫做《太平清領經》,另外此書也非老夫所著,乃是老夫機緣巧合之下自一出泉水秘境中偶得的神書。” “喔,厲害了……” 吳良也知道,《太平經》其實是后世的叫法,他叫順口了而已。 至于到底是不是于吉所著,后世也是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他就是作者,一種則是于吉現在的說法。 但大部分歷史學家都傾向于第一種說法…… 畢竟,后世的人真的很難相信天賜“神書”一說,這極有可能是于吉為了抬高自己與《太平清領經》身價編出來的一種說辭。 “聽我的傭仆稟報,老先生攔我去路,是因為有極為重要的事要說與我聽?請老先生不吝賜教。” 吳良又笑呵呵的說道。 “不錯。” 于吉點了點頭,說道,“昨日夜里老夫占了一卦,得知有一位身懷機緣之人南下,今日便會經過此處,因此老夫早早在此處等候相見,方才見公子的人過來時,陣內泛起一層異于常人的氣息,因此將公子攔下求見一面加以驗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