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顧侯早早察覺到蕭毓仲的涼薄,委托心腹將孫子帶離京城撫養(yǎng),為顧家保留血脈——顧家男丁死在了戰(zhàn)場上,不是因為打敗仗,是因為大后方故意拖延,潁川侯一個人可不敢那么做,吳家對付顧家,都出自蕭毓仲的示意! 皇后徹底死了心,發(fā)誓要報復蕭毓仲。 把侄子變成兒子,讓顧家人去繼承蕭毓仲的皇位! 這個瘋狂的計劃,只靠皇后一個人辦不到,還需要人配合,賢妃就是配合皇后施行計劃的人。 小孩子身嬌肉軟,幼時記憶并不深刻,顧侯把長孫托付給忠婢和江湖俠義之士撫養(yǎng),皇后想要給孟懷謹身上制造個“胎記”并不難。 不僅要制造個胎記,還是適時讓別人瞧見胎記。 胎記貫穿了孟懷謹?shù)某砷L痕跡,皇帝派人去調(diào)查,旁人仔細回想一下,發(fā)現(xiàn)孟懷謹手臂上的確早就有“祥云”。 這個計劃最難的不是種種安排,而是長達二十年的忍耐。 什么時候是最好的時機,皇后要忍,賢妃也要忍。 皇后不問宮中之事,賢妃在宮里當起了隱形人。 蕭毓仲寵幸過賢妃一段時日,賢妃忍耐到自己有孕,生下三皇子后,再也不想奉承蕭毓仲,才讓自己失了寵——賢妃和其他嬪妃不一樣,她既不喜歡蕭毓仲本人,又不在乎蕭毓仲賜給她的榮華,一心只為皇后著想,得寵時經(jīng)常在蕭毓仲面前替皇后說好話,蕭毓仲就算不寵她了,倒是一直很相信她。 因為蕭毓仲沒辦法想象賢妃對皇后存在著非同一般的情愫,從他是視角看去,賢妃一直都恪守本分,在潛邸時殷勤侍奉主母,進了宮還對皇后發(fā)自內(nèi)心恭敬有加,哪怕皇后已經(jīng)失寵,都不改初心,自是宮里罕見的老實人。 這樣一個老實本分的賢妃,偶然見到了孟懷謹手臂上的胎記,失口嚷了出來,完全符合賢妃這么多年的“人設”。 蕭毓仲肯定會調(diào)查,可不管怎么調(diào)查,證據(jù)都會導向孟懷謹是皇后兒子這一事實。 至于皇后為什么要以“早夭”的名義將孟懷謹送走,蕭毓仲有自己的理解。 皇后未出嫁時,名滿京城,蕭毓仲雖然摘下了這顆明珠,總懷疑皇后并非真心愛他,只是當年發(fā)生了一些事,讓皇后不得不嫁給他,他懷疑皇后心儀的人是毓章太子,不嫁給毓章太子,是太子早有了太子妃。 蕭毓仲就是這么一個自卑又自負的人,皇后嫁給他多年,算是摸透了他的性格。 皇后否定,賢妃認定,蕭毓仲自己又讓人調(diào)查,到了蕭毓仲臨終前,百分百相信孟懷謹是他兒子,將皇位名正言順傳給了孟懷謹! 沒有篡位。 第(2/3)頁